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结果公开 > 统计信息
  • 索 引 号:LCX0014/2018-03126

    发文机关: 统计局

  • 文   号:

    成文日期: 2018-07-05

黎川县2018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发布日期: 2018- 07- 06 11: 10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县委既定发展战略,积极有为,攻坚克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特点可用“稳、进、新”三字概括。

(一)经济运行保持稳的基调。一是主要指标稳中有进。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2.3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完成财政总收入7.97亿元,增长8.1%,占全年任务的69.3%。各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基本达到年初预期,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高出年初预期0.2、0.3和1.1个百分点。二是开放型经济稳中提质。全县新引进项目17个,实际进资10.3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1个。完成出口额8961.3万美元,占全年任务的67.31%,超额完成阶段目标;新增外贸出口企业备案7家,总数达39家;实际利用外资(含现汇)2246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4.17%,进度居全市第一三是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新增城镇就业174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低于省市控制目标(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全市为3.19%)四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上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120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86元、增长9.2%,增幅分别居全市第二、第三。

(二)产业发展呈现进的态势。一是工业经济质量提升。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企业综合成本降低,全县规上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约为88.46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2%。首位产业壮大,上半年引进陶瓷及配套企业10家,陶瓷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纳税750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4%和25%。创新能力增强京尚实业联合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的全陶瓷(煎)炒锅1项产品标准及5项检验方法标准,成为业内首个陶瓷炒锅企业标准;康舒陶瓷、环球陶瓷获批2018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净增完成比居全市第二。技改投入加大,全县确定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7个,总投入15.7亿元,今年计划完成投入10.4亿元,目前实际完成投入6.6亿元,同比增长46%。二是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明确了以优质稻、蔬菜(食用菌)、果业、茶叶、中药材、水产、休闲农业“七大农业工程”,香榧、毛竹、森林药材、森林景观利用“四大林下经济”为主导方向的发展思路,着手制定“一区五园”现代农业发展五年规划,我县被评为2017年度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上半年新增香榧流转用地3000亩、总面积达3万亩,种植规模达2万亩;艾草基地流转用地3000亩,种植艾草1500亩;种植烤烟1.54万亩。三是文旅产业发展提速。油画市场有效拓展。赴俄罗斯彼尔姆成功举办油画展,黎川油画第三次走出国门;北京网库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国家级油画网络交易平台;举办中国美院学生与黎川画师写生作品交流展。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乘全省旅发大会之东风,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建设,黎川古城高标准打造了琴园民宿,同胜文化旅游度假区建成了竹山古村、西湖园主体等景区工程,洲湖旅游公路完成规划设计,旅游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我县获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黎川古城入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聚龙湾渔乐园被评为省4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上半年全县游客量达5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产值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8%和30%。

(三)民生改善取得新的成效。一是扎实推进贫攻坚。大力开展“春季攻势”“夏季整改”行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我县2017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派第四督察组督察问题整改。实施黑木耳产业扶贫工程,建成黑木耳养菌大棚210个,生产菌筒150万筒;光伏扶贫扩面工程已全面完成,正试行发电;实施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累计发放各阶段贫困学生教育补助金210.5万元。“一户一档”扶贫档案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全省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现场会本周在我县召开。二是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全面推进“一乡一园”、九年一贯制学校工程建设,启动城区公办幼儿园、独立高中等新建项目规划建设,破解“择校热”“大班额”等“上学难”问题启动人民医院新建规划,已完成初步设计;实施人民医院旧院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前可完工;全面推行县域内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医疗共同体,破解“就医难”问题稳步推进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启动人民新路、经四路等项目规划设计,完成昌文步行街改造和新区生态停车场、建筑公司停车场建设,破解“出行难”问题大力推进棚改攻坚行动,签约659户,签约率75%,破解“住房难”问题三是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始终保持“两违”整治高压态势,强化日常监督巡察,新增“两违”杜绝;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建立县政府领导巡查制度,每周安排一名副县长带队巡查,发现问题,现场整改,已开展巡查行动18次,有效推动了整治常态化,巩固了整治成果。四是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编制《黎川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实施方案》,制定《黎川县工业项目准入标准》,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制度进一步健全。全力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环保审计、“绿盾”行动等问题整改落实,积极推进河道采砂规范化建设,加强黎滩河流域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加大磨市街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依法关停畜禽养殖场19家、污染企业6家水电站2座,生态优势有效巩固。扎实推进189个新农村点建设,累计拆违拆临约45万平方米,完成改水改厕;全面实行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农村环境更加优化。五是不断强化社会治理。强力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目前已捣毁恶势力团伙1个,破获涉恶类刑事案件21起,累计刑拘55人次,逮捕28人,抓获逃犯25人;健全特巡警、网格员、志愿者立体化巡逻防控机制,全县可防性案件警情下降46.3%。严格落实县领导接访制度,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上半年越级上访批次、人次分别同比下降19%和1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12个行业安全专业委员会,全面开展九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创新“文化+”模式,开展文化进“高墙”帮教活动,辅导教育在押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全县所有行政村均成立红白理事会,指导乡村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发布道德“红黑榜”132期,其中红榜202人次、黑榜81人次。积极推进农村一户一位“法律明白人”和一村一名“法律顾问”工作,已登记考核骨干“法律明白人”900余位、一般“法律明白人”13000余位,乡村法治化进程加快。


来源: 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