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05/2019-00217
发文机关: 黎川县财政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19-02-22
关于黎川县2018年县级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县级总预算草案的报告
一、2018年县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全县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充分发挥财税职能作用,坚持改革创新,稳中求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全县财政运行总体良好,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推进“四个黎川”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县级总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财政总收入108338万元,完成调整预算数的100.7%,增长0.7%。其中: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44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1)税收收入53036万元,下降5.9%。其中:增值税20881万元,增长11.7%;企业所得税4012万元,增长12.1%;个人所得税907万元,增长67.0%;城市维护建设税2776万元,下降0.9%;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共计10067万元;耕地占用税6117万元,下降36.0%;契税7212万元,下降18.1%;烟叶税1008万元,下降33.3%。
(2)非税收入19308万元,增长3.7%。其中:专项收入1789万元,增长2.4%;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791万元, 增长24.4%;罚没收入2965万元,下降39.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763万元,下降13.7%。
上述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2344万元,加上上级转移支付和各项补助收入等132773万元,以及上级专项资金上年结转、新增债券及调入资金44432万元,减去上解上级支出2680万元,全县预算财力为246869万元。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数240320万元,上级专项资金结转下年支出6549万元,预算收支平衡。
2、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0320万元,增长3.5%。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执行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619万元,下降0.5%;国防支出60万元,下降74.6%;公共安全支出9295万元,下降0.3%;教育支出41748万元,增长5.5%;科学技术支出4921万元,增长7.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36万元,增长63.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77万元,增长0.4%;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341万元,增长5.4%;节能环保支出5933万元,下降17.4%;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8950万元,下降4.3%;农林水支出32098万元,增长5.3%;交通运输支出2322万元,下降30.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支出1764万元,下降10.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369万元,增长98.9%;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184万元,增长53.2%;住房保障支出5461万元,下降14.1%。
——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55928万元,增长70.6%。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804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8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929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4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收入55928万元,加上上级基金补助收入 和上年基金结转收入6930万元、新增地方债券21483万元,减去调出资金30220万元,上解基金272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53849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43443万元,基金结转下年支出10406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2、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43443万元,增长32.4%。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557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3994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46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283万元,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支出1807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358万元,污水处理费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452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社保基金收入81339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6461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56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79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01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14599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29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46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58万元。
全县社保基金支出75802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795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387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250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21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5698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支出295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19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支出68万元。
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本年结余553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8444万元。
以上是2018年预算收支执行数,待上级批复决算后数据将会有所变动,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一年来,面对经济下行的各种困难和压力,财税部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积极探索破解财源匮乏、收支矛盾、债务风险和财税体制改革等诸多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较好地服务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服务经济建设促进持续发展。一是全力抓收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政策性减收的考验,积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明确收入任务,强化征管措施,细化目标考核,形成财税征管合力。二是奋力争资金。认真研究财税政策,把握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投向,争取上级政策和项目资金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最大化。2018年,我县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32773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9959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33178万元。三是倾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发展实体经济为重点,推动实体企业做大做强,夯实发展基础,全年共拨付工业发展扶持资金7327万元,支持再生资源、新型材料、陶瓷等行业的实体企业发展;畅通实体企业融资渠道,助力53户企业获得融资贷款23773万元,累计为40户企业提供过桥融资资金18385万元。四是尽力支持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统筹安排各类财政资金77200万元,支持棚户区改造、工业园区一期闲置土地征迁、东部及坪山湖片区征地、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同胜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河两岸”景观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和谐。一是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抓实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全年共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427万元,重点支持脱贫攻坚及乡村发展;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补贴资金12946万元,加大农村公益事业财政“一事一议”补助、小农水、农村安全饮水、新农村建设等投入,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打好污染防治战。统筹安排4350万元用于节能环保支出,重点支持城乡环境治理、污染防治和环保督查交办问题整改。三是加快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教育支出41748万元。认真落实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努力化解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落实“两免一补”和各类助学金政策;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和薄弱学校改造;全力开展教育脱贫攻坚,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和建档立卡户免学杂费等。四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577万元。落实就业补助政策,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救助和特困人员救助水平,2018年全县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80元、255元,集中、分散特困人员保障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达到455元、350元;落实社会保障扶贫政策,资助建档立卡户、特困群众、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持免费开展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妇女“两癌”救助等。五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341万元。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各项医改工作。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49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增加到55元。六是促进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436万元。积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件,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全民体育健身中心免费开放。
(三)深化财政改革促进管理规范。一是财政信息公开更加透明细致。全面推进财政预决算、各单位的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预决算等公开,财政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强、范围进一步扩大、过程进一步规范。二是国库集中支付更加安全有效。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全年国库集中支付金额75733万元,直接支付比例达100% ,提高了财政资金支付效率,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三是财政投资评审更加严格有效。全年共完结评审项目1920个,审定金额143011万元,核减金额11109万元,核减率7.8%,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四政府采购职能更加明确强化。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115项,完成采购资金14043万元,其中公开招标49项、竞争性谈判14项、竞争性磋商 26项、询价22项,节约率6.5%, 进一步提高了采购效率,强化了采购管理。五是乡镇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充实。在实施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的基础上,增加乡镇运转保障经费、奖励经费等800万元,调动了乡镇干事创业积极性。六是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提升。共核实全县国有资产909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54156万元、流动资产25541万元、无形资产3682万元,进一步推进全县国有资产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和国有资产(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工作。七是财政监督力度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 “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工作,自查自纠“小金库”违纪金额493万元,严肃了财经纪律。八是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强化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防范,开展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清理甄工作,整改违规举债5笔,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九是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盘活。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健全结余结转资金定期清理机制,共梳理存量资金50432万元,督促项目资金单位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度,减少财政资金滞留。
各位代表,2018年全县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离不开各乡镇各部门的相互配合。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中还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收入增长与实际税源有较大的差距,培植财源和提升收入质量任重道远。二是支出刚性需求多,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压力较大, “吃饭”财政的特征依然明显;三是财政监管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虽然总体可控,但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全县财政工作和财政预算收支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增强财政可持续性,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2019年财政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根据经济形势和财源实际,科学预测财政收入,合理确定收入预期。财政支出预算坚持量入为出,兼顾实际需要与财力可能,科学安排各项支出,确保财政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原则。预算安排总体遵循“基本支出足额安排,项目支出从紧预算”编制。足额安排人员经费,在保障部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根据事业发展重心和轻重缓急,压缩一般性支出。规范管理,注重绩效原则。严格预算约束,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改变“重分配轻管理”工作理念,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全覆盖。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原则和要求,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综合考虑影响全县财政收支的主要因素,2019年县级总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如下:
——县级总预算
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113760万元,增长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74522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
1、税收收入55222万元,其中:增值税22734万元,企业所得税4480万元,个人所得税900万元,其他税收收入27108万元。
2、非税收入19300万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13680万元,专项收入1820万元,罚没等其他非税收入38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522万元,加上提前下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补助6837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调入资金33049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6100万元, 2019年全县当年可用财力预计为182050万元。预算总支出计划18205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85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 3200万元,实现预算收支平衡。主要支出科目安排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58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7137万元,教育支出3586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4500万元,文化旅游与传媒支出31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800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7520元,节能环保支出455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907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660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62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220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3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7933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80万元,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403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计划8281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58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3800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40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5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100万元,彩票公益金收入210万元。
上述政府性基金收入82810万元,加上上年基金结转收入10406万元,提前下达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12200万元,减去调出资金26500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78916万元。
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数78916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保基金收入计划6690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531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679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015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741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收入1621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499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239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274万元。
全县社保基金支出计划67872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16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1672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533万元,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5477万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16726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支出320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167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支出79万元。
全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本年结余-96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7479万元。
三、完成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的主要措施
根据上述目标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积极克服财力缺口大等压力,坚持依法聚财、科学理财,合理用财,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努力完成年度财政收支预算目标。
(一)着力抓好财源建设。坚持把抓财源、培税源做为财政工作的重点,实施更加有效的财政政策,构建更有活力、更有效益的财政支持方式,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支持园区发展壮大。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功能,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立足工业园区陶瓷、家俱等产业园建设,努力在引进优质企业、高效企业入园工作上做文章。三是大力支持实体企业发展。不断转变职能,优化服务,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破解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以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全面落实各类减税优惠政策,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进一步涵养税源。四是积极争取上级优惠政策、重大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推进重点项目落地生效,提高对税收的贡献能力。
(二)着力抓好财税征管。继续把组织收入作为财税工作重中之重,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全县财政收入增长的目标任务。一是做实财政收入,根据县域经济发展、上级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积极研判全县税收形势,科学制定组织收入预案,提高财税收入预测的准确性。二是以税务部门机构改革为契机,统一思想,加强税源变动监测,完善税收征管机制,创新税收征管举措,依法依规、有序有力组织税收和非税收入入库。三是坚持壮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注重财政增收与可用财力相结合,努力提高实体经济对可用财力增长的贡献率。
(三)着力抓好民生保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投向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与民生密切的相关领域,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加强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建立健全以扶贫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机制,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支持城区学校化解大班额工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合理。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支持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四是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五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环境卫生整治投入,不断美化城乡环境面貌。六是保障乡村振兴投入,支持现代农业、农村环境治理、 “河长制”、“林长制”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
(四)着力抓好改革管理。在深化改革上聚焦用力,努力建设全面规范透明的财政管理制度。一是全面深化预、决算公开制度改革,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全面提高预算透明度。二是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加强预算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切实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三是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实行财政资金全程监管、绩效评估和责任追究,逐步将绩效评价覆盖所有预算单位和所有财政资金。四是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工作,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控隐性债务增量,确保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大力支持推进平台公司向实体化转型;密切关注上级棚户区改造和土地储备等专项债券的政策走向,加强科学研判,把准政策要点,积极争取上级债券资金。五是进一步加强财政投资评审、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等财政管理工作,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六是进一步抓好财政队伍建设,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到重要位置抓紧抓好,结合推进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机关建设,全面加强财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切实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业务精通、奋发有为的财政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做好2019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指导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谱写新时代黎川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