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决策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LCX0010/2025-33091

    发文机关: 黎川县发改委

  •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5-04-15

关于黎川县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报告

发布日期: 2025- 04- 15 17: 08 浏览次数:


关于黎川县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报告

 

——2025327日在黎川县第十八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娄永林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全县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请予审议。

一、2024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定位,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融合“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着力建设天蓝水清、山绿、景美的生态黎川。

一年来,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保护优先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守护好黎川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一是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编制《黎川县乡镇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开展11个乡镇饮用水源规范化建设项目,引导企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加强企业危险废物的排查与监管,持续推进33家存在危废的企业实施危废管理库房标准化建设,严格规范处置危险废物。全年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1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99.7%;地表水I—III类断面比例达到了100%,污水处理率为95.9%;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二是做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认真执行“调度、提醒、督办、通报”制度,抓牢抓实环境突出问题整改,2016年以来,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组及相关部门先后反馈、披露我县各类问题共103个,目前已完成整改94个,按期完成率91.26%;交办的45件信访件已完成45个,完成率100%。三是生态保护修复稳步实施不断夯实生态基底,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推进森林资源培育,2024年完成人工造林1.38万亩、退化林修复1.68万亩、封山育林0.24万亩,耕地总量连续三年实现净增长。系统开展多元化生态修复,完成耕地抛荒整治面积0.8万亩、推动耕地复耕复种3000亩。加快推进抚河流域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实施,共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座,累计修复面积327.75万亩。

(二)立足资源禀赋,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一是加快推动“两山”转化中心实体化运营。运用好GEP核算标准,强化“两山”转化中心作用,引导社会群体入驻“两山”转化中心,推动生态资产流转,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县已有343家企业及个体户入驻了“两山”转化中心,完成生态资产权属交易额5.88亿元。成功办理全省首笔林权类不动产“带押过户”业务,开辟了林业资源流转和融资新通道。完成燎源水库富余取水权有偿转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组合供应入选全省生第一批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二是绿色金融服务创新升级。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重点推广“生态信贷通”“裕农快贷”“赣合贷”等特色生态信贷产品。全年绿色信贷余额达26.72亿元,同比增速68.06%。加快构建“政策性+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保障服务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282.58万元,同比增长30.78%,增速排名全市第二。三是强化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序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现碳排放强度下降。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推进现有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节能监测和绿色诊断。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提高绿电使用比例,我县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县。

(三)减污降碳协同发展,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务实有力推动节能降碳,促进发展方式迈入绿色低碳轨道。一是加快推动新型能源结构体系建设。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步伐,不断提升新能源占比,为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有序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完善分布式光伏发展机制健全能源保供协调机制,强化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增强我县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县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7%,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共41.84万平米。强化绿色交通出行,全县公交汽车新能源率达到100%。加快推进全县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全县42个停车场完成公共机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充电设施的停车位308个,实现乡镇充电桩全覆盖。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深入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动能,加速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精准发力数字赋能,大力推广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县新增自动化生产线8条,智能化设备10台,企业上云1332新增3家省级绿色工厂有序开展已发证行业污染源清理整顿和现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发证和登记工作,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整改完成率达100%。三是加快生态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全县生态康养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古城景区艾灸缘体验馆资源,打造老街康养业态,开展针灸、艾灸体验,开发中医康养体验游路线。以“研学结合、康体并重”为理念,打造德胜集教育研习、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基地,进一步打造银发康养小镇成功举办全市生态康养产业(银发经济)发展专题研讨会黎川县获评中国最佳生态康养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红色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自驾游目的地;日峰镇获评省级“风景独好”旅游名镇

一年来,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着不少难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产业层次整体偏低,绿色产业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发展与保护矛盾依然突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转换路径不多,生态产品转化工作进展缓慢,等等,对此,我们必须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全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做好今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全县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黎川样板”。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巩固生态环境质量优势。持续推进“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在高水平上稳定向好。深入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着力补齐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固废危废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向村镇延伸。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废弃矿山修复等行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

(二)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进一步激发绿色转型发展活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要求,深入推进碳达峰试点县建设。大力推动推动陶瓷、家居、有色金属粗加工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引进一批建链延链补链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推进数字经济特色化、差异化、协同化发展。在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上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与上海理工大学合作的黎川县烟气二氧化碳碳捕集项目建设,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绿色转型金融支持,先行先试构建“生态金融”“转型金融”“碳减排金融”等融合发展体系。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实施节能监察、节能验收和能效诊断“多轮驱动”,推动能耗双控有序转向碳排放双控。

(三)强化生态产品路径探索,进一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优美生态环境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运用好“两山”转化中心,加快整合全县的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以及适合集中经营的农村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农房等各类资源,引入社会资本、经营主体、金融机构进行产业化利用或抵质押等投融资,实现生态资源的“N”种转化。做大做强生态康养产业,做深做实银发康养小镇建设,持续打响“黎川优选”生态产品价值品牌,加快推动生态财富转变为经济财富。

各位代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聚力“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奋力描绘好新时代黎川生态文明建设画卷,为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贡献黎川力量!


来源: 黎川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