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拌水泥浆、平整路面……近日,在黎川县龙安镇东堡村至宁和村的路上,笔者看到,工人们正冒着酷暑修筑水泥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这只是该县实施“村村通”工程的一个缩影。2006年以来,该县抓住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民心工程”来抓,加强宣传、齐抓共管,多方筹措资金,确保工程质量。截至目前,该县投入资金1.6亿元,完成水泥(油)路面建设528.18公里,通村率达到95%。据悉,今年,该县将全面完成“村村通”目标任务。
加强宣传,齐抓共管。该县成立了“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把“村村通”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完成。该县派出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宣传农村公路“村村通”政策,回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村村通”工程中来,使涉及的占地、取土、筹资等问题得到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了“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车等宣传“村村通”工作开展情况和典型事例,动员群众出工出力。县、乡、村三级联动,搞好协调配合。
突破瓶颈,多方筹措资金。为有效解决建设资金难题,该县积极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千方百计筹足筹好资金,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工程建设。采取“向国家争取一点、财政补贴一点、单位帮扶一点、群众筹集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办法多方整合资金,争取中央财政每公里10万元补助、省财政每公里1万元补助、县财政每公里补助2万到4万元不等,其余缺口资金由当地政府和群众捐资。与此同时,该县严格资金管理,做到公路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并组织审计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从根本上杜绝了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
严格质量,全力打造精品工程。道路质量是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生命。为把“村村通”工程打造成质量过硬的精品工程,建成群众满意工程,该县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等各种制度。对工程勘察设计、资金审验、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全程监控,并组织“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村民)参与工程质量管理。同时,在工程建设中,重视对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质量管理培训,制定下发了《黎川县农村公路建设手册》。在工程竣工后,加强竣工工程建档工作,做到一线一档。并且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管理规定及要求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技术规程和质量规定的坚决要求返工,确保工程各项技术和质量指标都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
(吴细兰 李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