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 黎明山川绣美景 梦里江南扬劲帆 ——黎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工业升级提质增效
江西康舒陶瓷有限公司三期扩建、江西环球陶瓷有限公司二期扩建……2014年,黎川县工业企业技改扩建好戏连台,有力地推动了工业升级换挡提速,县域经济发展风劲帆满逐浪高。
大力引进高新科技项目,壮大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的“孵化器”。该县以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契机,坚决打好工业强攻战,突出培育陶瓷、新型材料、香榧三个百亿产业。紧紧围绕陶瓷、鞋服制伞、新型材料三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全年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2个,实际进资23.7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0个。目前,该县工业园区落户企业200家、投产企业140家。
建设“五园”发展平台,主动融入海西经济区,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的“加速器”。该县紧紧抓住抚州将向莆铁路沿线的黎川被列入赣闽区域合作创新区建设这一发展机遇,主动在机制体制上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海峡西岸地区实现对接,提出了建设“五园”即陶瓷园、新型塑料产业园、台湾产业园、闽赣边际现代物流园、园区创业园,推动赣闽区域合作,加快融入海西经济区的发展思路。去年,该县“五园”基础设施资金投入达1亿多元,同比增长18%。规划建设的3000亩乡友陶瓷园已有20多家陶瓷企业入驻;规划3000亩的新型塑料产业园已有15家新型材料企业入驻。目前,该县初步形成了五个产业园协调发展的格局。
开展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产业发展升级“助推器”。该县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与江西师大、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等院校开展科技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实现大专院校的人才智力、研发能力以及先进科研成果与黎川的科技产业需要对接。去年,康舒陶瓷公司投入1亿元进行第三期技改扩建,从德国引进了2台先进的压坯机,新建1条宽截面节能隧道窑和1条宽截面节能辊道窑,新建厂房5万平方米,公司耐热陶瓷生产线达9条,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全年产值可实现5.5亿元。江西川盛实业有限公司组建的“抚州醚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全市十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之一。据统计,该县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49.3%,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4.5%。
擦亮品牌,拓展市场,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的“扬声器”。该县以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为依托,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大力拓展市场空间,近年来,该县有12家陶瓷企业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2个、中国陶瓷卫生洁具十大品牌1个。在陶瓷产业中,该县形成了日用瓷、耐热瓷、卫生洁具、陈设艺术瓷、工业电瓷、包装陶瓷等6大系列的发展格局,产品畅销世界各地,传统陶瓷工业正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城乡统筹绿色崛起
四季飘香的城市公园、绿树掩映的乡村田园、漫山遍野的香榧果树……近年来,黎川围绕建设赣闽边际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大力推进城区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城乡大地和谐美景入画来。
城区建设品位提升。该县瞄准“山中有水、水中有城、山水相连的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推进城市建设。围绕“一河两岸,一城四区”的城市布局,改造老城区,做靓新城区。按照“东进西拓”的思路,着力推进坪山湖、西外环征地拆迁,协调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提高县城品位。稳步推进总投资34.6亿元的32个城市重点项目建设,新城家园、“双桥”修缮、社会综合福利院等8个项目基本竣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9个项目开工建设。在致力做靓新城区的同时,大力改造老城区,着力加强历史文物、特色文化、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启动了古城保护性改造工程;实施城区部分地段下水道、人行道和老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改造美化工程,完成黎海花苑、小康新村等群众休闲中心建设。据统计,近年来,全县累计新增城市公共道路面积1.5万平方米,县城建成区达9.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9.27万人,城镇化水平达47%,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2.8%,绿地率达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06平方米。该县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
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该县已建新村450个,打造综合示范点32个、森林村庄120个,占全县30户以上村庄的53.1%,占农民总数的50.1%。与此同时,围绕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熊村镇、德胜镇黎明村分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村,德胜镇、湖坊乡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熊村镇下街村、德胜镇新店村、日峰镇永兴桥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该县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同时,该县以提质增效为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积极实施特色兴农战略,促进现代农业做大做强。围绕烤烟、食用菌、特种水产、林果等主导产业,精心选定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2014年,全县种植香榧2万亩,被评为中国香榧之乡;种植烤烟2.8万亩,被列为全省重点产烟县;建成现代渔业标准化养殖基地2000余亩,水产养殖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尤其是大力抓好香榧产业,实施“一人一榧”工程。该县成功引进全国最大的香榧企业——浙江冠军集团,与其签订了30亿元的香榧产业链项目,明确了打造百亿香榧产业的发展目标。建立以宏村镇为中心的周边万亩香榧产业基地,计划建设50000亩香榧种植基地、1000亩育苗基地、1000亩深加工基地,把黎川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香榧产业基地。该县成立了香榧办,出台苗木价补贴、贴息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优惠的政策促进了香榧产业的发展,香榧种植区域已从宏村镇核心基地向周边5个乡镇拓展。2014年,该县荣获中国香榧之乡称号。
三产竞秀花香满园
文化产业姹紫嫣红。近年来,黎川县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支持抚州黎川发展油画艺术的机遇,结合文化部对口支援黎川的优势,将油画产业发展纳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以商品油画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该县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在新城区兴建了集油画创作、展览、销售、培训、艺术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油画创意产业园,在樟树林文化生活公园创办黎川油画南昌艺术馆,黎川油画产业发展迈入快车道。目前,该县已有120名油画师和11家油画公司签约油画创意产业园。去年底,该县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油画)。以发展油画产业为契机,该县更是全面吹响了建设“文化强县”的号角。文化部出台对口支援黎川文化建设工作方案,省委主要领导在此方案上作出“力争黎川县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的重要批示。为有效承接文化部对口支援,该县以此为契机,制定了《黎川县承接文化部对口支援 力争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特色文化提升、产业发展融合、文化发展投入五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该县已然朝着“文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的目标铿锵前行。
电子商务争奇斗艳。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突飞猛进,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电子商务没有时空的约束,黎川县的特色农产品丰富,十分适宜发展电子商务,与此同时,国家对电子商务高度重视,一系列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密集出台。该县藉此东风,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东鑫电子商务园。该园配套有电子商务培训室、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产品摄影等服务机构,成为集电子商务、快递物流、货物储存、产品展示、自主创业孵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东鑫电子商务园的建成和良好运营,不仅吸引了一批黎川籍电子商务人才返乡创业,还带动了包括网络基础服务、仓储物流配送等延伸行业的发展。据了解,目前东鑫电子商务园提供直接就业岗位300多个,带动就业1000多人。该县现有电商企业65家,去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2亿元,被评为江西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旅游产业含苞待放。黎川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旅游资源丰富优势,把旅游产业作为推动发展升级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以“红色、绿色、古色”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品牌。该县编制完善了《黎川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黎川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五年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目标任务等, 并设立了6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尤其是近期,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抚州深化区域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后,该县抓住机遇,围绕融入龙虎山、大金湖、武夷山等大旅游圈和抚州“一核三圈”的特色旅游圈,瞄准打造江西新的旅游目的地,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目前,该县与江西同胜实业签定投资2亿元意向性协议,集温泉体验、生态休闲、古村旅游、温泉养老等于一体的江西尚岛庄园旅游度假区项目正在启动。
梦好心凝起宏图,风正潮涌扬劲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黎川广大干群发扬“蛮拼精神”,继续砥砺奋进,向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更加美好新黎川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共襄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黎川素有“黎明山川,梦里江南”美誉。
2014年刚刚过去。这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黎川干群紧紧围绕“建设美好新黎川”总目标和“发展升级、小康提速”总要求,坚定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实干定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进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攀升,黎川对外形象不断提升。2014年,预计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8.1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10.1亿元、增长16.9%,固定资产投资63.3亿元、增长2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1亿元、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67元、增长12%。荣获中国香榧之乡、中国油画之乡两块国字号品牌。
一个“开放、文明、发展、和谐”的新黎川正在赣闽边际地区快速崛起。
【城市名片】
中国日用耐热陶瓷产业基地
中国香榧之乡
中国油画之乡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城
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省加快工业发展先进县
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县
全省社会治安状况优秀县
江西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江西省森林城市
全省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