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黎川要闻

爱,在深山延续

发布日期: 2015-10-13 07:30 浏览次数:

 

    21个寒来暑往,她把所有的感情融入了深爱的教育事业中,成为同事眼中的“专家”、学生心里爱戴的老师。她,就是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黎川县德胜中学教师鲁俊华。鲁俊华从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始终履行着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默默地奉献,犹如乡间小路上那一株清雅的野百合,热烈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德胜中学前身是江西省农垦厅管辖的一所职工子弟学校,鲁俊华刚参加工作时,正是德胜企业集团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改革的困难之际,学校不能正常发放工资,许多老师纷纷外出到沿海地区教书。家人也劝说她去沿海打工,可是看着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她毅然选择了坚守,只为让大山里的孩子将来能走出去。清贫的生活是一种人生的磨砺。每当那些外出赚了大钱的同事回来问鲁老师后不后悔时,她总是微笑着说:“人各有所求,这些艰苦的日子,简单而充实,同样是幸福的。”

    1999年,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她参加了“三沟通”大专考试。一次去南城参加考试,班车在黎川龙安镇发生特大车祸,她的头部受到重创,在重症室抢救监护两天后,一直在医院住院。转眼到了九月,要开学了,那年她正带着初三。考虑到学校缺老师,她更放不下学生,不顾医生的劝阻,毅然出院,额头、手臂还带着刚拆线的累累疤痕坚持上班。2000年年底,她剖腹产,孩子刚满月就上班,每天都由她婆婆把孩子抱到学校来喂奶,在她的心中永远是学生第一。

    在2010年“6·18”特大洪灾中,鲁俊华更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人民教师的神圣与伟大。那天她正在县城带学生参加中考,上午10点12分接到丈夫电话:“家刚被洪水冲走”,然后丈夫的手机就没了信号。那一刻,她心急如焚,泪如雨下。她担心洪水中的父母、孩子、丈夫,她多想立刻回去看看情况,可是学生还在考场,11点要准时接学生回住宿地,学生一旦知道家里涨水的消息,肯定会影响他们的中考。为了不让学生发现端倪,她只能强忍心中的悲痛,擦干泪水,挤出笑容,甚至还安抚那些听到了风声的学生,说老师家就在河边上,要是涨大水了,老师肯定会回去的,现在老师每天陪着你们,你们家没事的,好好考试。背着学生,她一遍又一遍地拨打丈夫的电话,心里的煎熬和痛楚,让她现在重新提起,依然潸然泪下。中考结束后,她回到家,已是家徒四壁,淤泥遍地。来不及清理一切,她穿着同事给的衣服,立刻投入到中考后的职招工作中去。那年她所带的学生,在她的QQ空间里留下了“坚强,无泪,责任,爱心”的话语。那一刻,她深深地感受到教师无私奉献的幸福。

    鲁俊华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始终带着遗憾的艺术。但我却始终在努力,努力追求完美。”她总是认真备课,写好教学反思。工作中,她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她坚持不懈地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她先后完成了“三沟通”专科自考和华中师大本科的函授,连续三年参加网上国培。她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学技能,创新教学方法。她以“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教学理想而孜孜以求。在课堂上,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求知,在合作研究中求索。

    辛勤付出获得丰硕回报。近20年来,鲁俊华所教学生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三,从2010到2014连续5年教绩为优。她多次承担各级公开课任务,所写教学心得、经验论文以及所作课件分别获县、市、省级奖励。辅导学生竞赛先后获省一、二等奖。2009年参加全县中青年干部辩论大赛,获全县“最佳辩手”称号。2010年在全县教师演讲中获第一名。作为语文教研组长,她以身作则,带领语文组教师认真备课搞教研,2013年语文教研组被评为全县优秀教研组。2015年被评为“江西省最美乡村教师”。她从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已经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县教学能手、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

来源: 抚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