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决策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LCX0030/2019-05171

    发文机关: 湖坊乡

  • 文   号:

    成文日期: 2019-12-12

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19- 12- 12 10: 30 浏览次数: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湖坊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红色湖坊、幸福湖坊、和谐湖坊、美丽湖坊”的战略目标,紧密团结依靠全乡人民和广大干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一、2019年主要工作成效及亮点

(一)施精准扶贫政策,保脱贫攻坚成果

一是对照问题抓整改工作。针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夏季提升整改”问题,结合本乡实际,印发了整改工作方案及整改清单,完善乡村两级扶贫整改台账。二是解决“两不愁”,落实“三保障”帮扶干部对全乡294户贫困户逐一排查,针对问题查漏补缺。安排资金70余万元对各村饮水设施进行新建改造,并对全乡50个饮水点的水质进行检测,确保了全乡群众有水量、水质达标的安全饮水;对目前住房尚无保障的13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使贫困户都有安全住房;筹集资金26万余元对19户存在眼球上贫困的贫困户进行房屋维修逐户核对教育补助及健康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我乡无一个因贫辍学学生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都能达到90%在各方努力下,全乡基本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三是用心帮扶顺利完成减贫任务。今年年初,县扶贫办下达给我乡的减贫任务为220人,通过乡村两级所有帮扶责任人的用心帮扶,积极落实各项扶贫政策,以产业带动脱贫,经过帮扶责任人入户采集核实收入及基本情况,今年共有未脱贫的220人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人均收入远远超过今年人均收入3747元的脱贫线,达到脱贫条件,并顺利通过村级民主评议并经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核,待省第三方评估以后,即可顺利脱贫。

(二)强当地特色产业,护经济平稳运行

首先是大力发展烤烟。2019年我乡种植烤烟962,对全乡41座烤房进行全面排查和维修,做好相关服务工作,提高烟农收入。其次是打造产业品牌。今年7月份在县张恨水广场开展第二届湖坊乡农产品推介活动,将湖坊无籽西瓜和“湖坊人家”洋芋粉丝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农民增收。再次是发展其他种植产业。我乡立足本地特色,大力发展芭蕉芋粉丝、西瓜、草菇、猕猴桃、胭脂柚等本地特色产业,又与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定合同,采取订单农业的形式,引导了农户发展艾草种植面积106亩,收购5357.2公斤户均增收近3000元黄蜀葵种植面积380亩,收购264069.3斤,户均增收3600元猕猴桃80亩黎川胭脂柚270亩均有效帮助贫困户增收

  (三)推项目建设进度,优乡村基础设施

今年来,投入32万元新建枧源村邓家畲水泥路;投入30多万元完成水湖村逻湖线至暗弄、水湖村龚家湾至殿门口等水泥路建设;投入11万元完成营心村泉岭及陂头水毁公路建设;投入6万余元完成水湖村逻湖线至刘家段的公路建设;投入960万元的敬老院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工程均已基本完工,待配套设施到位验收。

(四)筑民生保障政策,促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对全乡264495人的低保对象进行评议,核定新增低保户1829人、剔除3356人,2季度有低保户256户498人,五保金、低保金全部发放到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完成93.2%,3045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67人领取养老金。全乡39人享受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扶、8人享受特扶。提升健康服务水平。全乡配备标准化乡卫生院1个、村卫健室6个,配齐乡村医生14人,实现在家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随访率达100%。三是抓好猪瘟防控工作。深入排查养猪场生猪及市场猪肉来源,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宣传工作,上半年及时处置了一起外地非法调运生猪案件,避免疫情的发生及蔓延。强化防灾防汛工作制订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和应急预案,与各村签订责任状,对我乡25处地质灾害点安排了监测员加强日常巡查,各地质灾害点都设有警示牌,张贴了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并成立了防汛抢险队伍,制订了山洪预案和水库度汛预案,配齐防汛物资,加强对全乡1座小型水库、2座山塘、3座小型电站进行巡查和监测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五是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充分利用政府网站、宣传单、墙报、标语等宣传媒体和宣传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绿色殡葬改革宣传。按要求完成公墓建设并投入使用。

(五)抓社会综合治理,维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每月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节假日前重点对街道超市、杂货店、餐饮店及学校食堂等进行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问题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来,我乡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共调解民事纠纷25宗,调处成功率达到100%。实行领导接访制和包案制,共受理来信来访9件,全乡未出现一起赴京、省上访和非正常访事件。同时,对6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对1名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安置帮教。三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对全乡黑恶势力进行摸底排查,运用新媒体加强广泛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政策等形式,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至目前,刷新墙体标语40条,悬挂横幅300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1500份。

(六)兴美丽乡村建设,美人居生活环境

1、新农村建设:2019年我乡新农村建设点共11个,其中省建点8自建点3我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进行新农村建设。4月初由村民推选出各建设点理事成员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管理,7月初基本完成了拆旧拆危拆临工作,目前,共拆除300余10000余平方米。现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工。

2、环境综合整治:一是按照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安排,依据不同村庄实际积极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我乡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农村垃圾第三方治理监督机制,加大村级对劲旅公司的日常监管。二是充分发挥乡执法大队执法监督作用,联合乡派出所对全乡境内违法建设、乱堆乱放等进行督查和治理。三是落实“逻长制”,定期开展巡逻,严厉打击电捕鱼、逻道排污等违法行为。开展护林及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3、公路绿化:2019年上半年我乡对石陂村至湖坊村的主道路进行了“特色绿化”,公路两旁栽种上百日草,花团锦簇,争相争艳,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绿化的功能和内涵,打造一流公路景观通道,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优美、整洁的公路路域环境。

   (七)强队伍素质建设,激基层组织活力

一是大力开展“五型”政府建设活动,不断转变干部作风多途径开展干部警示教育和谈心谈话,持之以恒整治“怕、慢、假、庸、散”,强化干部队伍日常监管,切实转变作风防微杜渐;规范大厅坐岗制度和值班制度,制定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深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贯彻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根本任务和具体目标,坚持抓思想认识到位、抓调查研究到位、抓检视问题到位、抓整改落实到位、抓组织领导到位,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违背初心和使命的各种问题,按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三是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狠抓基层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深入开展“民事代办、民情代诉”和“五必到、五必访”党组织关爱工程,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难题,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四是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恩奋进主题教育,进一步增强全乡党员干部爱党、爱国意识,坚定了不忘初心跟党走的信念。

二、2020年工作计划

虽然2019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2020年更是关键年,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治理等重点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新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凝聚攻坚合力,确保高水平高质量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着力抓好精准扶贫,促发展

找差距,回头看。对照省市县专项督查中反馈的问题、弱项、缺项,建立问题清单,对标、对表、对号、对责,通过以“回头看”的形式,把抓好问题整改与推进扶贫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照饮水安全、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全面查漏洞、补短板。

抓产业,促脱贫。继续做大做强我乡原有特色产业,在做好黄蜀葵种植的基础上,先行先试探索发展蔬菜种植业,与市场前沿企业相对接,采取鲜菜销售与脱水蔬菜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农业产业产值,确保贫困户收入有大的提高,真正做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科学合理,强化龙头企业带贫益贫作用,让产业之花结出脱贫硕果。

感党恩,强动力。大力开展感恩奋进主题教育,采取文化扶贫,以诵读红色家书、扶贫小品、道德红黑榜、爱心扶贫超市、拍摄感恩奋进视频等方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消除“等靠要”思想,自力更生,以党员为带头模范作用,自主发展,脱贫致富。

(二)着力抓好乡村振兴,美环境

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现有建设项目中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的原则,优先安排村民迫切需要建设项目进行预算招投标,按时完成新农村的建设,并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及资金拨付工作;二是充分发挥执法大队的作用,加大环境整治执法力度,加强对第三方公司的监管及村庄长效管理,强化考核机制,确保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夯基础

坚持把做强农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推动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计划,促进传统产业增收增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培育壮大西瓜、洋芋、黄蜀葵、艾草、黎川胭脂柚、猕猴桃、烤烟等特色农业。依托闽赣省旧址,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红色教育之路,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四)着力抓好社会事业,促稳定

一是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认真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临时救助和农村大病救助制度,切实关心和支持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确保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积极做好科教文卫、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并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及资金拨付工作。三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进一步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力度,强化线索摸排,深挖涉黑涉恶线索。落实森林防火、防汛、防地质灾害责任制,强化值班值守。加强农民建房管理,加大巡查管控力度,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炼矿、危爆物品、农机安全等工作,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落实殡葬改革政策,坚决杜绝棺葬和二次棺葬,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做表率

一是继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专题学习。坚持开展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撸起袖子加油干”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二是继续推进党政班子成员“绩效党建”项目管理模式,明确各班子成员、机关站所、工作组、村级组织四级责任清单。下大力气抓好作风建设,集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三是切实履行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强化执纪问责,以铁的纪律筑牢廉政防线。四是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着力引导和推动全乡政府工作人员铸牢忠诚之魂、勇闯发展新路、担当时代使命、提升服务效能、锻造过硬本领,进一步转作风、优环境,打造“五型”政府。

 

来源: 湖坊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