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黎川 > 投资黎川

“黎米”种出大产业

发布日期: 2019-04-25 10:18 浏览次数:

日前,黎川县宏村镇光辉村黎米种植大户周国良正在田里抛秧,周国良所种的并非常规杂交水稻,而是黎川传统品种——黎米。“去年,我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了100亩黎米,平均亩产450公斤,按照每公斤3.2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利润要比种植常规水稻高300多元,而且技术、产量和价格都有保障。”周国良说。近年来,黎川秉承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力度,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大力推广黎米绿色生态种植。去年,全县1000余农户种植黎米2万余亩,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黎米是黎川人祖祖辈辈爱吃的口粮,清朝时曾为贡米。黎川雨量丰沛、水质纯净无污染、阳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为黎米种植提供了最佳自然生态环境。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黎米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一度踪迹难寻。转折发生在2014年。这年,富有种植有机水稻情结、敢想敢干的黎川县荷源乡农民龚国胜,在偏僻的西城乡梅源村一位老农家找到最后的50公斤黎米,试种了50亩,喜获成功。

立足黎川独特的生态优势,以创新精神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立体、循环农业,引导农户转变种植观念,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产品,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地农业部门和龚国胜的共识。2015年,龚国胜成立五圆科农实业有限公司,在荷源乡稠源村建立黎米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大力打造黎米品牌。2017年,黎川黎米先后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以及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经过几年的发展,黎米种植技术日臻成熟,黎米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一路走高。该县依托五圆科农公司,加大政策扶持和产业奖补力度,在全县大力推广黎米种植。该县成立黎川水稻种植协会,吸纳31家水稻种植合作社加入,采取“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农业订单生产,且由企业统一提供种子、肥料、技术指导,统一价格回购,既提高了产业化程度,又保证了农民稳定的收入。在扩大黎米种植面积的同时,依托长期在一线从事农技推广的40余名农机员,加强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病、农机应用等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农民的种植技能;加大科技创新,注重加强同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合作,2017年推广的“黎米稻草种植草菇—菇筒废渣发酵成有机肥—有机肥种植黎米”的循环式生态农业项目,获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奖;兴建占地面积60亩的黎米有机大米产业园,集烘干、加工、储存、研发为一体,开拓产品市场,创建黎川黎米区域品牌。

如今,黎米成了黎川农民的致富稻。1000余农户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改变种植模式,31家合作社不断扩大种植规模,91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合作社务工等方式,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下一步,该县将重点建设8个标准化有机种植园,计划至2020年带动6000户农户种植黎米,种植面积达6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