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22/2021-11553
发文机关: 洵口镇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1-04-06
洵口镇:【黎川红色印记】(2)黎川第一个党支部建立
(1929年春,黎川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皮源支部在洵口皮源黄家大厅建立。)
(1)中共皮源支部建立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全国各地党的基层组织纷纷发动和领导农民开展不同规模的武装暴动。1927年冬,赣东北地区在方志敏、邵式平等的领导下,取得弋(阳)横(峰)武装暴动胜利,并在游击战中建立和巩固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扩大了苏区。1928年11月,为了统一赣东北各县苏维埃的领导,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的决定,成立中共信江特委。为了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苏区,1928年冬,中共信江特委委员吴先民奉组织派遣来到资溪、黎川交界一带,以资溪县的茶山为中心,向周边农村辐射开展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吸收工人和贫苦农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1929年春,吴先民在黎川县城东北部的皮源(亦称皮家源,今洵口镇皮边村)发展了刘姨婆、周成宗、江源头、张凤仔、危细福5人为共产党员,成立黎川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皮源支部,受中共信江特委领导,由刘姨婆担任支部书记(后为周成宗)。支部成立后,积极与当地群众加强联系,秘密开展宣传等活动,进一步唤醒皮源一带劳苦群众的阶级觉悟和对敌斗争意志,后又有6人加入共产党。
(2)皮源暴动
皮源支部的建立,为黎川、资溪交界地区的革命活动提供了组织和群众基础。1930年2月,在资黎交界地区成立中共茶山特别区委,接受信江特委领导。茶山特别区委的成立,更加有力地领导资黎边区群众的革命斗争。
当时食盐非常紧缺,茶亭大地主武子真勾结反动政府在飞鸢设立盐卡,规定凡是盐担经过一律要向盐卡交纳盐税(每担7斤),导致由福建经飞鸢进入江西的食盐逐渐减少,黎川、南城、临川一带食盐供应更加紧张,群众敢怒不敢言。中共茶山特别区委了解了飞鸢盐卡的情况后,决定派民运部长聂显书等人到黎川皮源,组织反盐卡斗争。聂显书等来到皮源后,召集黎川的皮源,资溪的桐埠、乌石、茶山,南城的大竺、小竺等十几个党支部的党员秘密开会,讨论和决定攻打飞鸢盐卡。会后,几百名群众兵分数路向飞鸢盐卡进发,以棍棒、柴刀打得团丁、“卡官”抱头鼠窜,并缴获两支来复枪武装自己。这次攻打飞鸢盐卡,是党组织领导黎川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第一次胜利,使贫苦百姓受到很大鼓舞。
(3)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皮源暴动的胜利,引起国民党当局的恐慌。黎川保安团团总杨伯清率队坐镇皮源、资福等地对资黎边界区域进行“合剿”,资黎边界共产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黎川党组织活动一度转入地下。
1930年间,中共信江特委为了加强领导黎川人民继续坚持革命斗争,派方志纯、兰广平、单秀平、王德标等人到黎川开辟工作。1931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为了巩固和扩大苏区,红三军团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和黎川籍共产党员邓梅村来到黎川进行地下活动,为红军进入黎川、开辟苏区做好准备。期间在九江铺秘密发展党员数名,建立中共九江铺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