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30/2022-21992
发文机关: 湖坊乡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2-12-28
湖坊乡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抢抓政策机遇,聚焦重点,突破难点,真抓实干,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务求实效强基础,党建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开展一系列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活动,采取“集中研讨+现场参观”的方式进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体党政班子带头下村讲党课,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二是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聚焦民意办实事,组织各支部党员深入开展环境整治、防范网络诈骗广泛宣传以及防汛救灾巡查帮扶等各项工作,对各支部党员开展办实事情况进行明确要求,清单化管理,确保人人参与,全面推进,今年共为群众办实事480余件。三是在示范引领中争先创优。乡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强根基,聚焦中心抓党建。全乡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轮流坐班值班、便民一站式服务等制度,让村干部“走”出办公室,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结合各村实际,创新思路,以发展蔬菜、西瓜、烤烟等产业种植、盘活集体资产等发展模式增加村集体收入,预计2022年底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湖坊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二)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赶超快进
一是特色产业激发新活力。我乡着力调结构、建特色、强品牌、扩规模,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原则,在进一步巩固烤烟、水稻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胭脂柚、长豆角、草菇、西瓜等特色农业产业。纵深实施“湖坊西瓜”“湖坊人家洋芋粉丝”品牌战略,切实发挥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作用,通过培育农村电商企业、举办第五届西瓜节,将“特色产品”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特效路子”。进一步发挥江西红都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作用,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长豆角生产行列,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乡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达2000亩,其中长豆角种植面积200余亩,花菜种植面积100余亩,全乡特色水果种植900余亩,主要集中无籽西瓜、甜瓜等,为高质量建设县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增添助力。二是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我乡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树立“人人都是招商主体,人人都有引资责任”的理念,不断加大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招商引资队伍的作用,通过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创优乡内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引资项目服务保障,切实推动招商项目落地开工。截至目前,成功引进新企业2个,分别是禧泽金属和江西森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是红色旅游得到新彰显。我乡充分挖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的红色资源,坚持党建引领,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和铸魂工程来抓,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红色引擎”作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我乡扎实推进组织建设规范化,深入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全面打造“红色”阵地,其中湖坊村被评为抚州市“党建+文明新村”红旗党支部。截至目前,接待各类红色教育学习、旅游团队共200余个,达2.6万余人次。四是项目建设获得新突破。我乡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实施凝聚力工程为主要内容,大力实施交通、通信、教育、供电、水利和办公阵地建设,织密织牢基本“民生网”。2022年,我乡集中攻坚了总里程约8.524公里河塘至湖坊公路专项债券项目,目前已全面开工;全面完成老严洋公路建设、郎中窠路基工程建设,郎中窠路基工程建设的完成将为郎中窠、小坑、胡坪三个村小组的路面硬化打下坚实基础,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全面完成塘坊村少数民族群众安全饮水工程、石陂村村内饮水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安全饮水问题;投资50万元对湖坊村吴家巷饶家叉桥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设计公司已经设计完成,正在预算审计中。
(三)一心一意抓民生,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一是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我乡全力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工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户进行人口动态调整,举办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培训,开展全乡所有农户大排查,不留死角。现有脱贫户262户751人,监测对象27户83人;脱贫不稳定户1户1人(已消除风险),边缘易致贫户8户27人(6户22人已消除风险),突发严重困难户18户55人(2户6人已消除风险),2022年识别纳入14户44人,消除风险3户7人。通过产业扶持、公益性岗位安置、低保兜底、临时救助等分类帮扶措施,2户9人已全部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2户2人均为无劳动力户,已进行持续跟踪监测,严防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2022年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落实产业奖补、扶贫小额贷款、就业培训及安置公益性岗位等政策,2022年,全乡共设立84个公益性岗位,为88户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产业奖补,295名脱贫户、监测对象发放就业奖补,切实解决脱贫户就业难问题;安全住房方面,全面开展农村住房安全常态监测工作,今年对1户3人脱贫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方面,继续实施医保扶贫工作,做到摘帽不摘政策,确保所有律档立卡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100%参保,100%享受待遇;教育保障方面,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全面落实低收入家庭学生教育帮扶机制,进一步提升控辍保学工作质量,全乡没有新增脱贫人口控辍保学方面问题;巩固维护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塘坊村少数民族群众安全饮水工程、湖坊乡塘坊村村内饮水工程、湖坊乡石陂村村内饮水工程。二是疫情防控精准有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压紧压实防控责任,织密织牢防控网络。组织动员120余名乡村干部及志愿者下沉“疫”线开展信息排查、高速守卡工作,出动广播车辆宣传58次,发放宣传单3800余份,引导取消聚会活动44场次,做到了人员流动情况排查无死角,确保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疫苗接种工作中,18岁以上群众完成疫苗接种均做到了应接尽接,同时稳步推进3-17岁人群疫苗接种和第三针疫苗工作。扎实抓好常态防控、长效防控,按照“防控机制不变、工作力度不减”要求,严格落实“四查一戴”及场所码措施;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有序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开展重点场所预防性消毒和抽检抽测,不断巩固防控成效。三是社会保障全面落实。我乡围绕“医、教、水、住、行”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不断强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一批关键短板。持续推进农医保扩面征缴,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78.19%,累计缴费人数8233人;2022年,居民养老保险正常参保6222人,2017人领取养老金,保障人口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全乡累计为300户低保户共569人发放低保金22.4万元、34户五保户共35人发放五保金2.88万元、为190人发放高龄补贴12480元、为197人发放残疾两补生活补贴15760元,困难群众得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与此同时,征兵、退役军人、统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新进步。四是社会治理效能凸显。通过“支部+社团”老年建党模式,在成立党支部的同时成立红心老年团,充分发挥老党员的威望优势,参与基层治理和调解群众纠纷,共建美丽和谐乡村,有效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为目标,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打非治违、平安校园、电信网络诈骗等专项行动。采取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面对面讲解政策等方式开展宣传,共计刷新墙体标语10余条、悬挂横幅40余条、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2000余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互相监督、积极举报;加大“平安湖坊”创建工作,设立11名专职巡防队员,雪亮工程有序推进,安装天网监控11余处,有效为湖坊社会治安提供保障;我乡全面加强防溺水宣传,通过走村入户发放1000余份“一封信”、悬挂20多条宣传横幅,新增设立防溺水提示牌等方式,全面提高群众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加大我乡重点水域摸排、巡查;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严格落实信访包案责任制,今年共受理来信来访8批次共13人,调处成功率达100%,今年来我乡无一人赴京赴省市上访;狠抓安全生产,对烟花爆竹、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安全领域,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14次,各部门联合执法6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10例,实现了今年来安全生产零事故。五是文教卫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完成老人免费体检、两癌筛查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我乡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救助质量;加大对文体事业的投入力度,积极做好教育服务、平安校园建设及控辍保学等工作,扩大教育奖励基金的覆盖面,激励湖坊中小学任教优秀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汇演活动,乡文化站和村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完成全乡7个村送戏下乡演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和普法宣传工作,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活动,举办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培养骨干法律明白人60名。
(四)竭心尽力提品质,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一是持续提升人居环境。今年来,我乡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组织考核评比。2022年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集中力量清理各村卫生死角、污水沟等各类垃圾约2000余吨。在巩固乡村周边环境整治成果基础上,大力开展乱搭乱建拆除行动,加大取缔集镇商户占道经营、赶集日游商占道等行为,使乡村街道面貌焕然一新。严格按照安排部署和各项要求,将环境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召开环境整治部署会8次,做到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长效治理措施,结合劲旅公司,对游客服务中心、主街道、河道卫生等重点管护区不定期巡查,拍照留存反馈,发现问题,责成相关责任人立即整改,做到全天候、无盲区、无死角。二是持续加快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我乡进一步明确目标,积极谋划4个新农村建设点,目前建设完工80%。三是持续推进“林长制”“河长制”工作落实。坚持河长管河、源头护河,强化管控,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加大水源地保护,组建乡村两级巡河员,定期对其所负责辖区内河岸线进行巡查并做好台账,今年以来,发动志愿者开展河道清理垃圾行动5次,湖坊河、石陂河清河行动18余次;制定湖坊乡林长制工作方案,明确林长职责、目标任务和负责区域,各村(社区)按照工作要求组建村、组级“林长”,进一步完善林权管理,持续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护林及森林防火工作。
(五)履职尽责勇担当,自身建设显著加强
一是政治建设旗帜鲜明。学深悟透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我乡实际,创新开展每周一、四晚“住夜+学习”能力提升活动,采取党政班子带头讲党课、集中研讨、现场教学、专家授课等形式大力宣讲党的最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乡村干部政治站位和能力素质。二是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我乡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12345热线办理水平,群众诉求办结率达100%。扎实开展“每季一件事”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提倡求真务实之风,对确定的目标、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进一步完善干部绩效考核制、请销假等制度,以激励促落实,以问责求实效。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落实便民服务中心错时延时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所需、所求。三是廉政建设常抓不懈。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向纵深发展,2022年,组织开展党风廉政教育5次,进行谈话提醒6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党内警告6人次。坚持刀刃向内,以“八扬八治”作风大整顿活动为契机,大力整治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顽疾。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压黄线”问责、对“闯红灯”出拳,向“涉禁区”亮剑。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2022年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对标高质量发展仍有差距。全乡产业结构层次发展不均衡,科技创新和人才储备较弱,全面振兴支撑较弱。二是对标乡村振兴仍有差距。乡村城乡融合、民生改善、社会治理还有短板弱项,公共服务及设施建设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三是对标先进组织仍有差距。基层组织建设仍需加强,部分干部的理念、作风和能力还不适应新时代要求,在“严纪律、转作风、聚合力、促发展”方面仍待提升。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心,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得力的工作措施,努力推进湖坊乡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聚焦脱贫成果,在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
一是培育壮强扶贫产业。精准落实产业帮扶措施,鼓励脱贫户就近发展产业,积极引入企业和合作社参与,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带贫作用,保障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脱贫人口充分就业。二是全面巩固脱贫成果。继续保持强劲的工作势头,重点对“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农村户厕问题、危旧房改造、帮扶工作落实情况开展进村入户大排查。围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整改问题”工作主线,要求各村敢于暴露问题,积极面对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做到举一反三,立查立改,全面提升工作成效。
(二)聚焦特色产业,在经济发展上持续发力
一是激发招商引资内力。瞄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坚决打消“等、靠、要”的思想,广开思路,多措并举,充分挖掘招商信息,提高招商成功率。进一步抢抓政策机遇,营造良好宽松的营商投资环境,促使招商效果最大化。二是注入优势产业活力。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水平,打造新亮点,创新“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发展玉米、长豆角、辣椒等无公害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扩大水稻、烤烟等传统产业种植面积;依托湖坊无籽西瓜、洋芋粉丝品牌,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探索闯出一条集生态、高效、智慧、富民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之路。三是挖掘红色资源潜力。不断盘活闽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旅游资源,把红色旅游和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旅游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加强红色文化建设的路径,深度挖掘革命精神及清廉文化资源,升华红色文化精髓,把革命文化建设与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打造红廉文化,立体式、全方位地宣传红色旅游,逐步实现红色资源共享全面化,力争打造全省一流红色名村。同时积极争取申请红色特色小镇债券项目,整合红色资源,推广宣传红色旅游,高标准打造闽赣省旧址党性教育基地。
(三)聚焦环境整治,在美丽乡村上持续发力
一是在生态环境上下功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质量稳定向好。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河长制,加强全流域水环境治理,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二是在人居环境上下功夫。严治“蜘蛛网”“牛皮癣”等乱象,大力治理撂荒地,严处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违章建筑、耕地非农化、耕地“非粮化”行为,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现代化。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鼓励开展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完善配套建设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三是在乡风文明上下功夫。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大力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着力形成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继续推进风貌提升工程,推进农户房前屋后院内、村道巷道、村边水边、空地闲地绿化美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
(四)聚焦民生保障,在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
一是牢固织密疫情防控网。严格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公布的二十条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常态化开展外出往返等重点人群登记排查,细化卫生院、学校等特殊场所及办公场所防控措施。继续深入开展核酸检测以及常态化消毒消杀,大力普及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治知识,严格落实场所码措施。二是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收缴工作;落实低保、五保户和其他困难群众补助、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建设,完善村级卫生室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通过“黎民事 码上办”小程序,办好群众急难愁盼,打通服务民生“最后一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强化平安湖坊建设。推进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常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严守安全红线;健全信访、司法工作机制,突出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四是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湖坊乡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河塘至湖坊公路)提升改造工程建设,并按期完成二期工程(农业大棚、冷库、停车场、厂房等市政房建类项目)建设。结合全县PPP基础项目筹建,科学谋划好湖坊至洵口公路改建、营心至大排农村公路扩建等项目,补齐湖坊交通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湖坊高质量发展提供先决条件。
(五)聚焦转变作风,在自身建设上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党委中心组学习、每周一、四晚“住夜+学习”能力提升活动等方式组织干部学习,促进全乡干部开展自学和集中学习,并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工作中。加快转变作风,完善上下班、值班值守等制度,营造讲政治、讲正气、讲纪律、讲担当、守底线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压实廉政责任,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决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改进作风,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严控“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持续正风肃纪,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