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执行公开 > 工作动态
  • 索 引 号:LCX0034/2022-17016

    发文机关: 德胜镇

  •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2-04-01

黎川县德胜镇:筑巢引凤栖 花香蝶自来

发布日期: 2022- 04- 01 16: 44 浏览次数:

这里是一片富饶的土地,山高林密,是武夷山群山万壑中的一块瑰宝;这里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曾经硝烟弥漫,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这里又是一片多情的土地,广阔深邃,历经起起伏伏而初心不改。

长期以来德胜镇干部群众积极进取,把“甘愿吃苦、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乐于奉献”十六字农垦精神当作了干事创业的法宝。塑造出新一代创业者大气包容、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昔日蛮荒的省际山区成了如今生机勃发、活力四射的幸福的家园和创业乐园。无论是引进的投资者,还是守土的创业者,一批批人才朝着绿水青山的德胜汇聚,他们在这里续写着新时代的“垦荒”故事,奋力开启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的新篇章。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建设等等,都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和推动。要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解决人才瓶颈,以人才驱动,培育乡村创新发展新动能。因此“求贤若渴”成了全镇上下的共识;“人才”成为了全镇最可宝贵的财富。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通过引进和留住两方面的努力,需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共同发力。加大引才聚智力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引导各级各类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乡村靠魅力与前景吸引人、人才靠情怀与拼劲扎乡村。让愿意留在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让有意愿建设乡村的人大显身手,让正在建设乡村的人更有动力,让愿意留在乡村的人更有奔头。

抓住机遇,引进专业人才。“筑巢引凤栖,花香蝶自来。”2019年,德胜镇班子几下福建,求贤若渴,以最优惠的投资政策、最干净的生态山水,最真诚的服务态度,感动了福建客商蒋祥松先生,在德胜镇投资1.2亿元创办了江西祥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产10万袋,7万斤鲜鹿茸菇,年产值达3亿余元。又引进食用菌种植人才杨利军先生作为技术顾问,保障了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2020年,与广东鑫叶集团签订65亿元的框架协议,引进专业的文创人才,助力全域旅游的打造。引进专业旅游人才,规划重整农垦小镇业态,投资8000多万元打造特色农垦小镇,推动农业和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形成德胜特有的旅游风格和体系,成为赣闽边际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多措并举,留住本土人才。新时代背景下,盘活农村已有资源,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因地制宜探寻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股热潮。本土人才对当地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历史等各方面都有较深的了解,是最适合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批人。德胜镇顺应“新回乡现象”“逆城市化”现象,扶持返乡创业者,创造各种便利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定点帮扶。2017年以来,扶持耘露瑶居民宿的创办和拓展,如今瑶居民宿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民宿,德胜秀美的风光也随着民宿游客传播越来越广。帮助青年人才发展有烟叶、胭脂柚、中药材、稻虾共养等产业,因地制宜扶持采摘休闲农业发展。由德胜本土青年人才周松创办的松露蓝莓基地,严金顺创办的草莓采摘基地、火龙果种植基地,种植草莓、蓝莓、桑葚等多种时令水果1000余亩,吸引城区及周边地区居民采摘观光、食宿休闲,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县居民休闲的经常去处。为了扩大本土人才的眼界,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创业者到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此心安处是吾乡”。人才兴,则乡村兴。在德胜,人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德胜,人才“走得出去”,“留得下来”,更“引得回来”。在德胜,人才的个人价值与乡村振兴的大业相互碰撞,创业梦与乡村梦、中国梦有机融合,更多的优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奋斗人生、展现作为。在建设富裕文明、美丽和谐新德胜的道路上豪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