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18/2023-27792
发文机关: 黎川县工业园区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3-12-25
黎川工业园区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工业园区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省“1269”行动计划、市“2416”行动计划,扎实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安全环保和经济发展取得“双胜利”。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3年1-10月,全县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13.4%;全县实现营业收入98.96亿元,同比增幅9.31%;利润4.22亿元,同比降幅7.76%;总产值103.18亿元,同比增幅11.76%;全县实现工业税收总额58387万元,同比降幅4.1%;工业固投36.23亿元,同比降幅5.4%;技改投资29.59亿元,同比增幅25.38%;全县工业用电21977万千瓦时(不含线损),同比增幅2.44%;全县工业用电23542万千瓦时(含线损),同比增幅2.46%;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户,当年新增3户。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服务提质促发展。一是精心培育壮大。构建“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片区挂点、网格员具体执行”的三级网格服务机制,2022年共选取规上企业88家,及具有潜力的规下企业20家开展“一对一”辅导,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中的困境,强化潜力企业培育入规,2023年已申报华夏金刚、金美良、福鑫等3家企业升规入统。今年年底拟提交源发、吉煜、福盛等8家企业升规入统;二是提供金融支持。大力开展财园信贷通,2023年截至目前“财园信贷通”完成98户企业贷款发放工作,共计贷款金额44468万元。同时在企业无法提供足额担保的情况下,为环球陶瓷、康舒陶瓷提供贷款担保4500万元,切实缓解企业建设投产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三是“拿地即开工”制度落地实施。以全程帮办相关证件证书为抓手,推动企业全力建设投产,目前首个“拿地即开工”项目已顺利挂牌,逐步形成“政府用心搞服务,企业全力搞生产”的良好营商环境。四是解决主要诉求。与县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多次沟通,加速企业土地报批、土地挂牌流程,完成中鸿新材料、奥奇高科、巴尔蔓能源、竣杰新材料、祥鼠包装、胜迪生物、福鑫材料等企业用地挂牌前期资料手续;与县人社局联合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活动,提供就业岗位3000余个,为企业招收1000余名工人。五是尽心力化解纠纷。聘请法律顾问,对工伤、劳资纠纷等事项提供法律咨询,同时加大信访突出问题的排查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信访隐患。全年共联合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等部门召开法治营商环境座谈会10余次,接受群众来访5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24件。其中,联合县人民法院等司法部门帮助翔盛板材推进股权预重组,厘清债务纠纷;依法调解永超鞋业、欣嘉煲、众盛木竹等企业欠薪事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产业转型促升级。一是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进军工业陶瓷与功能陶瓷,工业新型陶瓷俊杰新材料项目目前主体框架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今年年底能投入生产,特种陶瓷欣远新材料项目主要产品的《消毒产品企业卫生许可证》已成功办理,目前已全面投入生产;推动陶瓷企业与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完善“无锂”耐热陶瓷配方,并建设完善“无锂”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二是加快推动家具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完善家具产业园标准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共建设标准厂房约60万平方米;加快推进衡之美、中鸿新材料、柯玛新材料等家具重点项目快速建成投产,目前中鸿新材料一期厂房已建设完工并投入生产,衡之美、柯玛新材料正进行主体框架建设,带动了上下游快速集聚;推动汇鑫喷涂投产,在加大污染物治理力度的同时有效延长家具产业链,减少我县家具企业生产成本。三是加快合成革产业集聚发展。规划用地面积847亩的新型材料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共277亩)取得国家专项债券支持,正全力投入建设。同时引进投资10亿元的聚得利合成革、投资10亿元的展宏新材料、投资10亿元的海川塑胶、投资0.8亿元的瑞祥绿宝科技,以及投资0.52亿元的新铭川科技皮革产业后端项目、投资0.5亿元和丰实业皮革产业后端项目等合成革项目入园,有效延伸合成革产业链条。
3.安全生产抓落实。一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人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工作由单位主要领导各级领导同志的活动报道,慎用抓、责任部门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同时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县工信局联合与工业园区200余家企业签订2023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层级责任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二是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年共开展“园中园”、“厂中厂”隐患整治、电气焊等动火作业集中整治、天然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行动10余次,覆盖园区企业200余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64条,按照即查即改的原则已督促企业全部整改到位;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要求,积极协助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今年以来完成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69家。
4.环保治理见成效。一是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印发《黎川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监管服务责任清单》,结合园区内各部门工作职责明确环保责任,引导部门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积极主动抓好园区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是落实属地监管责任。聘请环保管家对全园区企业进行巡查摸排,发现问题、留存照片、列出清单、制作台账、督促整改,通过查找问题、整改提升,帮助企业完善生产经营中遗漏纰漏之处,引导企业安全、正规、健康发展。上半年巡查企业200家,发现环保问题290处,下发企业环保问题及整改建议书76份,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下半年截至目前共巡查企业130余家,下发企业环保问题及整改建议书54份,目前已整改完成46家,函告环保局处理企业11家。三是抓实运营管理。积极开展雨污分流整治行动,共发现企业污水未接管、沉淀池露天、污水管破裂等问题130处,发现污水井破裂、缺口、套管等问题35处。针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力量实施修复,通过修补、更换缺漏污水井,修复、更换破裂、泄漏污水管道,封堵截断企业雨水接入管等工作,有效控制了污水处理厂进水量,极大程度降低了雨水混入量,雨污分流工作初具成效;通过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对工业园区现有长度约34.4公里的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检测,目前已检测污水管道347段,其中发现存在缺陷管道184段,排查出管道破裂、损伤、变形、堵塞等问题423处;检测污水井229座,排查出缺损污水井15座。排查完成后进行管网清淤与修复工作,对检测出的管网缺陷漏洞逐步进行整改,目前已整改问题300余个,更换缺损污水井8座,修补污水井7座。
5.园区平台再提档。一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黎川县电子商务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已于9月完成竣工验收,正在进行结算,面积共计1.3万平方米;黎川县耐热陶瓷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工主体验收,正在进行结算,面积共计10.6万平方米;黎川县新型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1#、2#、3#、5#、6#厂房桩基施工,正在进行桩基检测。二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2023年7月黎川县新型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标段)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包建设,项目除标准化厂房建设以外,还完善了产业园内的平高六路延伸段、规划一路、垂高一路(共计1.3公里)等三条主要道路建设,并修复部分损毁雨污管网,预计今年将完成这三条路建设。新增陶瓷大道和瓷城一路共计1.1公里污水管网,同时正对工业园区范围内约34.4公里的污水管网开展排查检测,对污水管网雨污混接、错接情况进行溯源,对缺陷部位进行定位确认,预计12月底完成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开展管网修复工程。三是加快闲置低效用地清理。通过法拍、股权重组等方式清理鸿城工贸、福盛实业、铭川科技、硕至钢构、金震山陶瓷等5家企业共253.56亩用地。同时,广源伞业40.74亩用地收储情况已报请县人民政府,待批复中。
6.党建提质增效能。一是深化政治建设。工业园区党工委聚焦本次主题教育的“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党内组织生活、综合党委会等线下活动和“学习强国”“赣鄱党建云”“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加强党性锻炼和培养;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围绕黎川县陶瓷、家具两大产业,构建产业链党建“链”盟新发展模式,设立陶瓷、家具两个产业链综合党委。陶瓷产业链综合党委下设6个非公企业支部,涵盖44家陶瓷企业,覆盖13家重点攻坚对象;家具产业链综合党委,下设8个非公企业党支部,涵盖59家企业,覆盖17家重点攻坚对象;其他39家工贸行业的重点攻坚对象组建了7个联合党支部。今年以来,新申请入党人员16名,新增入党积极分子10名,发展对象4名,预备党员5名,转正2名;三是抓好作风建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实现作风建设的“两个融合”。将作风建设与“九查九改”干部作风整顿活动相融合,组织园区干部结合九个方面的对照检查问题,深入对照检查,形成个人的自查清单,并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及时更新自身整改情况;将作风建设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围绕上级组织决定、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党内教育管理监督、联系服务群众、抓好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检视分析,找准查实问题短板。截至12月5日,园区党工委共检视出问题25条,制定了75条整改措施并明确了整改时限。四是丰富“党建+”载体。以“党建+服务”为抓手,梳理园区内企业服务事项,完善党群服务中心“惠企通”系统,以“网格化”管理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困境;以“党建+金融”为抓手,联合黎川农商银行党委举办联建活动,县农商行共为园区授信20亿元,其中为欣远材料授信1500万元、福鑫材料授信1500万元、日耀陶瓷授信500万元;五是强化支部先锋模范意识。今年以来,各支部共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6个,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1支。通过将党员担任重要岗位,承担重要任务,让园区党员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在园区各党支部内广泛宣传“创评模范党支部”活动,目前江西省环球陶瓷党支部和振辉实业党支部已获评县级模范党支部。六是厉行节俭节约。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大力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提倡“光盘行动”,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执行见函接待、公函审批、公函报销等制度。
7.获得荣誉情况。黎川智能康养家具产业集群被评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黎川县耐热陶瓷产业数字经济集聚区被评为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不足。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平衡,我县“陶瓷+家具”企业均为传统制造业,产品附加值低,企业间价格战、“内卷”情况严重,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核心产业与核心技术;二是我县数字化建设水平相对滞后,仅有三连、康舒、帮企、环球、嘉鑫5家企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实践阶段,数字化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企业难免有“畏难畏险”的情绪;同时企业对数字技术应用前景的认识不足,在数字化转型上无从下手、踌躇不前,“数字鸿沟”“不愿转”和“不会转”问题突出。
(二)产业结构不优。我县有色金属加工企业经济指标占比较大,全县工业数据依赖该行业。2023年1-10月,禧泽、合盛、杰洋三家有色金属企业营收58.94亿元,占比57%,增值税3.48亿元,占比56%,而高新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企业占比偏低,产业不均衡发展的局面尚未彻底改变,有色金属企业受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该行业成本高、利润低,造成我县工业利润水平及百元成本等数据排名靠后。
(三)亩均效益不高。一是由于时代发展与市场需求,我县“陶瓷+家具”产业均在大力发展电商经济,但大部分电商企业总部设在外地,导致产值税收外流,无法入库入统。二是规上企业占比较低,当前共有规上企业88家,占总体企业比重不足40%,导致产值税收偏低。三是受疫情、俄乌战争、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传统企业尤其是外卖企业销售出现疲软,按照今年25-30%的增长预期,现在同比增长不到15%,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围绕要素发展,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一是狠抓项目招引。以省“1269”行动计划、市“2416”行动计划为指导,结合我县“1+1”产业布局定位,瞄准粤港澳、闽东南等发达地区行业头部,精心绘制“陶瓷+家具”产业链招商“鱼骨图”,按图索骥开展靶向招商,梯度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引进承接一批先进制造业企业,加快形成上下游协作配套的格局。二是利用现有资源。围绕标准厂房招商,依托现有的家具产业园标准厂房,以及正在建设的新型材料产业园、电子商务产业园标准厂房,加大同类产业引进,着力推进“区中园”建设,不断做好延链补链文章;持续开展低效闲置用地清理工作,加快推进广源伞业、康恒陶瓷、森汇农林、日盛化工、凯孚化工等5家企业共计约250亩闲置低效用地清理,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引入优强企业入驻,充分盘活现有用地。三是打通项目落地难点堵点。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服务串联优势,大力实施“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着力破解项目施工许可审批时限长、流程多等问题,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为项目“快落地”“见实效”赋能增效;四是服务项目建设。持续落实“挂图作战”制度,采取周汇报、月汇总的方式,定期研判项目建设进度,抓好2024年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工期,通过联合召开座谈会、协商会的方式,听取、解决企业落地中存在的困难,确保按时按质投入生产;建立健全企业问题帮办代办工作机制,针对优势项目,密切配合推动项目快速落地。
(二)突出帮扶重点,一企一策精准培育
一是开展精准培育。对现有的88家规上企业及具有升规潜力的20家企业开展“一对一”精准辅导,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实际产值产能,及时收集和解决企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中的困境,坚持“引进一批、培育一批”,不断壮大工业经济体量。二是引导抱团发展。对产值500万元以下企业,引导同一产业抱团发展,引导树立“质量竞争、创新竞争”的理念,破解当前面临的中小企业间价格战、产品同质内卷的困境。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坚持“成熟一个,入统一个”,切实做到经济数据“颗粒归仓”。
(三)持续深化改革,激发工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一是聚焦改革主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拟定我县工业园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争取到2025年,实现工业园区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市场运营人才更加专业,服务监管水平显著提升;二是推动服务靠前。加强与政务服务中心对接沟通,厘清工业园区服务、审批事项,争取做到窗口前移、窗口下沉,在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规划预审、用地报批等方面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争取推动2024年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三是抓好执法队伍建设。完善工业园区执法大队管理制度,争取组建一直有干劲、懂业务的综合执法队伍,逐步实现工业园区“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切实解决执法不畅难题。四是加快数字化平台建设。搭建工业园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将信息化融入园区规划、服务、监管、经济运行监控等领域全过程,同时以黎川县耐热陶瓷产业数字经济集聚区获批为抓手,深入实施“陶瓷+数字化”和“陶瓷+智能制造”战略,加快改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
(四)聚焦产业转型,培育经济发展增量
一是加快有色金属纵向发展。按照有色金属产业“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的工作要求,引导有禧泽、合盛向纵深加工发展,鼓励企业加建、新建有色金属后端产品生产线,同时推动福鑫材料铝模挤压项目、杰洋科技电池铝外壳挤压项目全面投产,促进有色金属加工向精向深发展,逐步替代粗铜产量,切实降低有色金属前端产业占比;二是引导陶瓷企业研究赋能。继续实施智能改造升级行动,加快推进九州陶瓷智能化升级改造、京尚5G全自动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加快“无锂”耐热瓷配方研究完善,提升工艺稳定性与产品质量。
(五)2024年拟实施的民生实事及重点工程
1.路网工程。2024年度拟新建、完善路网工程约2.16km:一是完善新型材料产业园路网建设,新建平高六路、规划一路、垂高一路共计约1.3km。二是完善供销物流园周边路网建设,新建垂高三路(平高三路至平高四路段)长约0.68km。三是完善入园企业镇辉实业周边路网建设,新建垂高二路延伸段长约0.18km。
2.重点项目。一是加快推动黎川县新型材料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项目(一标段)建设,该项目新建1栋配套用房及5栋厂房,共计建筑面积66345平方米。计划2024年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二是推动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工程,优化污水处理厂工艺提高运行稳定性,防止出现环保问题。
3.打造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在工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在规划预审、用地报批等方面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推动2024年实现“园区事,园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