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14/2023-24496
发文机关: 黎川县统计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3-07-12
黎川县统计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开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采取各项有力措施,扎实开展统计工作,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
1.对“五上”企业数据进行审核分析,及时提出经济形势分析意见。通过对“五上”企业的现场核查,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把握经济发展态势。通过对企业统计工作基础情况的核查,了解企业执行统计制度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以数据质量核查工作为契机,深入企业开展数据质量现场核查,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整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促进企业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深化统计体制改革提供决策依据。
2.做好经济运行分析工作。积极与各部门沟通,为专班运行及时提供数据反馈和数据分析;同时,每月积极组织我局各专业人员围绕统计数据对我县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撰写经济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数据支持。
3.继续做好各项调查工作。深入乡镇、社区、住户,调查了解当前企业状况、居民就业状况、就业意向、收入情况,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运行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加细致具体的数据支撑。
4.做好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筹备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我国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局高度重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以夯实数据基础为主要抓手,及时开展基本单位名录库动态管理维护,实时维护更新,已于6月中旬进行宣传活动和开展业务培训会,为今年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做好筹备工作。
5.持续加强入统企业培育工作。联合工信局、科技局、园区、商务、税务等部门,持续摸排全县范围内已达2000万营业收企业和将达2000万营业企业,用活、用好相关政策,扶大扶强,激发企业主动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及时对接企业协助完成入统工作。
二、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1月以来,我县充分调动积极因素、用好政策举措、挖掘潜力资源,鼓足干劲、攻坚克难,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全力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总体来看,我县工业运行良好,项目推进顺利,虽有房地产业发展不容乐观的影响,全县GDP依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一季度增速同比增长3.8%,全市排名第5,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持续保持增长。
(二)农林牧渔经济情况
全县一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全市排名第10;二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较一季度会有明显加快,预计约为9.1%。目前主要情况:一是蔬菜、食用菌产量稳定增长。二季度全县蔬菜在田面积约4.9万亩,预计产量5.3万吨,同比增长6.5%。食用菌市场行情良好,淼永生物、祥川鹿茸菇生产企业均扩大产能,龙安镇、樟溪乡的赤松茸1000余亩种植基地喜获丰收,二季度食用菌产量预计能达3700余吨,同比增长在8%以上。二是生猪和家禽产量“一升一降”。二季度生猪存栏明显上升,全县生猪存栏6.9万头,同比增长32.7%,家禽存栏168.6万羽,同比下降增10.7%;二季度预计生猪累计出栏6.7万头,同比增6.4%。二季度家禽累计出笼预估只有约200万羽,同比下降30%。
(三)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全县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上报同比增速为9.0%,全市排名第7,累计产值37.23亿元,工业增值税入库2.09亿元,同比增长-34.2%,全市排名第11,工业用电0.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8%,全市排名第10。目前完成情况:现有规上企业87户,当年新增2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全县1-5月固定投资额同比增速为-44.9%,全市排名第12。1-5月,我县今年新入库项目19个(4月入库项目3个,5月正在申报入库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额达39.8亿。其中11个为政府投资基建类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额21.83亿;8个为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7.97亿。
(五)社会消费情况
一季度我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增幅为5.8%,排全市第3位。分行业看,批发营业额5.35亿元,增幅23.1%,排全市第8位;零售营业额5.34亿元,增幅5.5%,排全市第4位;住宿营业额3207.4万元,增幅12.3%,排全市第5位,餐饮营业额1.83亿元,增幅28.5%,排全市第2位。二季度,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为15.27亿元,增幅为5.9%;批发业预计营业收入11.6亿元,增幅为25.1%;零售业预计营业收入10.53亿元,增幅为5.3%;住宿业预计营业收入3403万元,增幅为12.6%;餐饮业预计营业收入2.06亿元,增幅为27.8%。
(六)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部分工业指标出现下滑。工业税收同比下降1.09亿元,同比降幅34.2%,其中有色金属企业工业税收占全县工业税收比重达61%。受铜价波动和政策调整影响,禧泽、合盛等有色金属企业发展信心不足,周转资金较为紧张,先后申请了缓缴税收,缓缴税收同比减少了5945万元,占全县工业税收降额的78%。工业用电量方面,我县工业用电量支柱企业鸿达气体因市场原因报停关闭了其旧厂区(龙头寨)生产线,已引进的其他用电大户福鑫材料、杰汇材料4月份刚开始投产,园区集中供热项目预计三季度投产,导致出现用电“空窗期”。
二是项目入库压力极大。去年7月以来,国家和省里明确了新的项目入库要求,极大提高了项目入库审核标准,相比于去年同期,我县入库数量和投资量断崖式下跌。2023年1-5月,我县今年新入库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39.8亿,分别较2022年同期下降69.8%和23.8%。
三是投资近年基数较高,较难增长。以去年的基数以及任务量来看,去年1-4月我县固定资产投资31.7亿元,去年1-6月达到54.86亿元,其中4月、5月单月投资量分别达到14.2亿和20亿。(由于基数的原因,近几年我县上半年的投资量已占全年72%以上,和东乡区、金溪县、广昌县等县区情况一致)
四是房地产销售面积持续下降。全县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72.9%,1-5月累计销售4.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7%,二季度预计依然为负增长。市场降温趋势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继续收窄。2022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为2.47亿元,同比2021年下降32.7%。待售库存进一步减少,新建房企数量不多。2022年底我县商品房待售面积仅有5600㎡左右,且2023年新开发预入库的房企数较少,仅有4家。
五是新增服务业企业个数较少。当前服务业企业在库25家,其中GDP核算企业17家,分别为13家文化娱乐、2家汽车修理、1个装卸搬运和1个殡仪馆,去年我县新增服务业企业个数仅为2个,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我县的服务业发展趋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工业方面:①加强入统入库工作,以能耗低、盈利高、规模大的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为主要目标,推动工业企业入统申报工作。结合现有产业实际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争取落户一批科技含量高、行业引领强的龙头企业,实现强链补链延链。②重点关注铜加工企业产值、工业用电量以及工业增值税等指标,抓实规上工业统计上报数据,做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强化优势企业培育,对重点企业及头部企业,优先向省、市推荐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③加强项目推进。集中推进中鸿新材料、俊杰新材料、园区集中供热等优强项目建设,压实项目推进责任,建设项目实行进度情况月报制度,做好项目信息报送和项目统计工作。
2.固定资产投资方面:①进一步加强与市局联系,目前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还较为薄弱,我局将积极邀请市局专业人员指导工作。②继续完善执行好专班制度,定期召开固定资产投资联席工作会议。积极联系相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压实各项目单位责任,由责任单位对接项目方,按时按质完成数据报送以及佐证资料的收集。③加大工业项目的谋划、加快工业项目的开工速度。县统计局将会同发改委、工信局相关单位及早谋划明年的工业项目,推动重点工业项目尽早开工建设。④加强凭证质量。我县基础设施项目凭证质量较好,能够提供较完整的三方进度凭证及财务支付凭证;工业项目凭证质量较差,主要是仅能提供较小部分的财务支付凭证,上报较为困难,我局将持续推进、压实责任。
3.建设领域方面:①改善建筑业市场结构、加快行业多元化 ,在发展房屋建筑业的同时,加快建筑安装和装饰装修行业发展。大力发展市政、水利、交通、电力等建筑施工企业,增强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②发挥优势,拓展市场,多方位、多层次、地开拓建筑市场,提高本地企业在外地市场的占有率。③与住建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在政策和建筑市场管理等方面,积极为建筑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根据市场的需求为建筑业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特别是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为建筑企业拓展空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贸易方面:①继续与主管部门密切沟通合作,积极摸排全市规模较大的批零住餐企业,密切联系规模较大的个体户,做好个转企沟通工作。②加强部门联动机制。由县商务做好商贸流通牵头工作,压实责任单位负责的各自领域,如文旅局做好酒店摸排工作,卫健委做好药店摸排工作,县市监局做好个转体协助工作等。③由商务局牵头,积极引进商贸流通企业,建立现代物流园,降低电商企业物流成本,对电商企业进行差异化定制化指导,大力开展促消费直播带货活动,切实复兴我县消费市场。④对指标下滑较大的企业加强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精准施策。⑤加大限上企业的培育工作力度,鼓励企业上规入统,重点培育和新增几家金属和家具批发企业,扭转批发业不足的劣势,目前已拟定18户拟培育入统企业名单。
5.服务业方面:①加大排查力度,尤其是名录库反馈已达到规上的企业,加大实地核查,将确实在黎川生产经营的已达到标准的企业及时纳入联网直报平台。②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合作,切实发挥发改委牵头单位的引领作用,加强与文旅局、交通局、商务局等单位的沟通合作。
我局将进一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担当实干作风,以围绕高质量考核目标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做好目标梳理,注重市场主体的反映和现实需求,配合各部门推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落实见效,加快补齐短板,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