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决策公开 > 规划计划
  • 索 引 号:LCXZF053/2024-32915

    发文机关: 黎川县自然资源局

  •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12-25

关于《黎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告

发布日期: 2024- 12- 25 16: 10 浏览次数:

黎川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予以公告,详细内容如下: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黎川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县域范围为黎川县行政辖区的全部国土空间,面积1709.13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和108个行政村中心城区范围总面积为73.39平方公里。

2.总体目标

规划2025(近期),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得到严格落实,全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地位进一步巩固,城乡协调发展取得实质进展,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升。通过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全域旅游、绿色产业、城乡统筹上作示范,建设富裕美丽的康养黎川。

规划2035(远期)全域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地位稳固,向莆发展廊道节点地位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更为协调,基本建成绿色安全、集约高效、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面貌深度改善,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实质进展。

规划2050远景,全面实现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小城市。体现传承、彰显现代、面向全国的多元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康养黎川。呈现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城乡融合的空间特征,成为步入发达城市水平的特色城市。

3.目标定位

全国陶瓷煲产业集聚区、承接海西产业转移的新兴工贸城市、生态旅游县、山水魅力名城。

4.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

落实上级下达任务要求,到2035年,全县耕地保有量目标不低于21690.55公顷(32.53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9660.41公顷(29.49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5.82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不超过29.12平方公里。

5.落实主体功能区定位

严格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黎川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乡镇单元细化至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等3类基本功能分区。其中,荷源乡、社苹乡、宏村镇、龙安镇4个乡镇为农产品主产区华山镇、樟溪乡、德胜镇、厚村乡、西城乡、熊村镇、洵口镇、中田乡、湖坊乡9个乡镇为重点生态功能区日峰镇、潭溪乡2个乡镇为城市化地区。

6.形成“一核两轴一屏四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落实区域空间战略,根据“保护优先,分类开发”的指导思想,促进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的融合共生,依托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构建“一核两轴一屏四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7.中心城区规划

构筑“一心两轴五区”空间结构“一心”指建设黎滩河公园综合活力核心,为黎川之心、城市客厅。“两轴”指以新城大道为横向的发展轴,以东方红大道和京川大道为纵向的发展轴,构筑十字城市功能发展轴,串联生产生活产城融合发展。“五区”指重点构建综合新城区、城北生活区、城西生活区、城东产城融合区、城南产业集聚区五个城市发展片区。

8.明确规划分区,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

县域层面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矿产能源发展区六类一级规划分区。其中乡村发展区划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储备区、林业发展区、果茶业发展区、区域基础设施区、特殊用地区、自然保留区八类二级分区。

9.县域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构建区域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形成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骨干,以省道、县道为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与周边地区交通联系,建立县域内部南北纵横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密切各乡镇与中心城区以及乡镇之间的交通联系,强化中心城区的县域交通服务能力。

10.县域公共服务体系

全县形成1+3+10”的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即以中心城区县域中心,建设品质高的文化、体育、教育和医疗设施,形成完善的具有县域服务能力的社会服务设施体系结合洵口、宏村、德胜3个重点镇分别形成北部片区中心、南部片区中心、东部片区中心3个片区中心片区中心配置科技服务、文化活动、医疗保健、中小学教育等社会服务设施,并对周边乡镇具有一定的服务能力以社区生活圈为单位,建立基本能够实现内部自我平衡的社区服务中心。注重完善基础类公共服务保障,关注提升型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文化教育、医疗服务、体育设施、养老福利以及休闲娱乐等要素的完备(华山与洵口共享)。

11.强化规划传导

以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作为指导和约束全县各级各类规划编制实施的依据。落实本规划确定的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任务和控制要求,强化“三线”的刚性管控作用。传导落实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约束性指标分解方案、规划分区、乡镇驻地主要发展方向、乡村地区空间品质提升、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布局等要求

12.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规划形成县级总规数据库,作为县级总规的成果组成部分同步上报,纳入市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定期评估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违反规划管控的行为及时预警,评估结果作为规划调整修改的重要依据。


附图1县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附图2乡级行政区主体功能定位分布图

附图3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图

附图4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附图5县域国土空间用地用海规划分区图

附图6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附图7县域城乡生活圈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来源: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