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LCX0041/2024-30540
发文机关: 黎川县交通运输局
文 号:
成文日期: 2024-07-24
【政策文件】省交通运输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公安厅 省财政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商务厅 省邮政管理局 省供销联社 省邮政分公司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设区市交通运输局、工信局、公安局、财政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商务局、邮政管理局、供销合作社、邮政分公司,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经济发展局、公安局、财政金融局、社会发展局、开放发展局:
根据《交通运输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商务部 国家邮政局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国邮政集团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2023〕179号),为深入推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以下简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更好满足农村群众出行、货运物流、寄递服务需求,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决策部署,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资源统筹利用,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积极培育新动能,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更好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服务支撑,努力在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中奋勇争先。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积极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
2.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各地经济结构、空间区位、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特点,一县一策、分类梯次、结合实际推进本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人口密集、产业集中、货运量大的地区要整合各类资源,推广开通货运班线;人口较多、消费潜力大的地区要加强货邮、邮快、快快、商快等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共同运输;人口较少、产业分散薄弱、货运量少的地区除发挥好邮政普遍服务的网络功能外,实行农村客车、城乡公交车代运邮件快件。
3.坚持融合创新、降本增效。推进农村客货邮体制机制、组织模式、站场设施、运力线路、信息系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探索创新,加强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公路养护、商贸流通、供销等资源共建共用,完善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环节融合共享机制,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4.坚持问题导向、畅通渠道。围绕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农村运输高质量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三)主要目标
到2027年,全省各县(市、区)建成县级客货邮分拨中心,整合主流快递品牌进驻作业,设区市主城区可共建共用。深入实施“快递进村”工程,全省累计建成乡镇客货邮服务站不少于1200个、村级客货邮服务点不少于1.2万个,开通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不少于800条,基本形成“一点多能、一网多用、功能集约、便利高效”的农村运输服务新模式。
二、加快完善体制机制
(四)健全协同工作机制。推动建立由政府牵头,交通运输、工信、公安、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商务、邮政管理、供销合作社、邮政公司等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协同工作机制,针对市场主体协同运营、站场资源共享、运力线路共用、信息系统互联等方面问题,定期召开会议,加强沟通协商,推动问题解决,形成上下联动、横向拓展、齐抓共管、运作高效的工作格局。
(五)加强统筹规划管理。各地要结合县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规划和统筹管理,结合通路、通车、通邮、通商等村村通工作任务,明确农村客货邮融合的目标定位、发展模式、主要任务、实施路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要加强资源整合与合作开发,在新增或调整汽车客运站、邮政快递分拣中心、电商基地、物流园区、客运线路和车辆运力等行业要素时,统筹考虑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需求。
(六)引导市场合作共赢。积极推动农村客运市场主体整合,提升集约化水平,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集中运力保障。积极引导县域内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电子商务、供销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合作,重点培育辐射面广、整合力强、可持续运营的龙头企业,支持客货运、邮政快递等企业牵头建立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共享资源、共同配送,让各方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中实现合作共赢。
三、推动要素资源整合
(七)推进三级节点共建共享。县级层面,充分利用汽车客运站、邮政快递分拣中心、“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中心、电商基地、物流园区等场地设施,建设具备自动分拣、统仓共配、客货同网功能的县级客货邮分拨中心,引导各类物流快递企业进驻作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物流成本。乡镇层面,依托现有乡镇客运站、城乡公交首末站、农村公路综合服务站、公路养护道班、邮政支局所、快递网点、电商服务站、乡镇供销集配站点等场所,建设乡镇客货邮服务站,增强上下行寄递物流集散中转服务能力。村级层面,优先选择农村客运站点、村民活动场所、村口等方便客货运车辆停靠的点位,利用村邮站、电商服务点、供销集配点、闲置校舍、便利店等进村设站,或由村便民服务点、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兜底,整合客运乘车、邮件快件寄递、物流配送、政务服务、便民缴费等功能,打造覆盖广、功能全、服务优的“一站式”村级客货邮服务点。
(八)实现运力资源互补共用。结合农村物流快递配送线路、频率及时效要求,统筹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商贸、供销等现有线路运力资源,以县级分拨中心为重点、乡镇服务站为支撑、村级服务点为基础,加速线路运力整合,合理设置停靠站点,优化线网布局,调整发车频次,发展共同运输与配送。充分发挥农村客运网络覆盖广、通达深的优势,引导农村客运企业、城乡公交企业积极开通由县城至镇村、乡镇至建制村的农村客货邮合作线路,利用车辆下置或后置行李舱以及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车辆内部物品存放区代运邮件快件,在确保农村群众乘车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快速送达。加大《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试行)》宣传力度,引导主流客车厂家设计开发客货兼顾、经济适用的农村客运车型,进一步满足客货邮融合发展需要。有条件的地区,引导企业发挥货运车辆运量大、时效高、专业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时间固定、线路固定、站点固定的货运班线,将物流包裹、邮件快件由县城配送至镇村站点。
(九)强化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加强农村客货邮信息化建设,引导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企业加强信息数据共享,实现车辆班次、运营线路、途径站点、发车时间、货运物流和邮政快递运单等关键数据在县级层面汇集。加快与电子商务平台的融合,实现货物监控、跟踪等功能。鼓励打造服务于农村地区的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数据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出行购票、网点查询、邮寄下单、物流跟踪、投诉反馈等“一站式”服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严防个人信息泄露。
四、健全完善服务体系
(十)统一标志标识。鼓励各地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和文化特色,统一制作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标志,规范设置站点名称、站内设施标牌及车辆外观标识,提升辨识度和认可度,扩大影响力,树立品牌形象。
(十一)规范作业流程。规范邮件快件交接手续,及时、准确填制运输与配送凭证,确保品类、数量等核对无误。规范邮件快件配送流程,以便利方式告知收件人提取方式以及查询和投诉渠道等信息,保证邮件快件及时安全准确送达。
(十二)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明确服务流程、服务时效、服务价格、投诉处理等要求。加强市场监管,相关收费项目应按规定明码标价、上墙公示。加强行业管理和执法监督,督促邮政快递企业按照行业标准及企业服务承诺开展投递工作,坚决查处快递末端违规“二次收费”等问题。
(十三)智慧绿色赋能。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节点智能扫描终端、智能邮箱、智能快递柜等设备应用,提升服务效率。鼓励企业在邮件快件寄递过程中,充分运用车载卫星定位、智能视频监控、条形码、射频识别、电子运单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鼓励使用标准化的物流周转袋(箱)、托盘等,探索建立循环共用、绿色环保的装备体系,提高流转效率。
(十四)探索“农村客货邮+”。结合本地产业优势,引导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客货邮+”电商、旅游、农业等模式。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农村客货邮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合作,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网上下单、一键送达”服务;与景区景点合作,为特色景区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乡村民宿伴手礼等提供高效的运输寄递服务;与农副产品生产经销企业合作,开通农副产品定制化运输专线、季节性运输专线等特色客货邮线路。
五、保障措施
(十五)落实主体责任。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目标或乡村振兴相关规划,统筹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各设区市、赣江新区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推动解决长期以来资源、政策、资金分散和工作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加速融合创新突破。
(十六)完善政策措施。省交通运输厅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宣传推广等创建内容;省农业农村厅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省商务厅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县等创建内容;省供销联社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推进方式;省邮政分公司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纳入县乡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各地要统筹综合利用各类资金渠道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线路开通、适配车辆更新等,将具备货运物流、邮政快递、旅游集散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县级汽车客运站、县域共配中心等新建改扩建项目优先纳入支持范围。要落实调整农村客运油价补贴政策的有关要求,统筹农村客运补贴资金用于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鼓励使用各类金融机构相关金融产品,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十七)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成效等方面的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媒体传播,引导企业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培育服务品牌,营造全社会支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
(十八)强化安全保障。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客货运输企业完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细化岗位职责,强化驾驶员安全培训,加强车辆检查维护,保障运输安全。邮政管理部门要督促邮政快递企业及相关经营单位严格遵守禁止寄递物品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等安全管理制度。邮件快件经安全检查后,数量、重量、体积、摆放和系固等符合安全运输条件的,方可进行运输或配送,未经验视安检的邮件快件一律不予运输。
相关文件:【政策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