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黎米:从濒危“贡米”到全链产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黎川县锚定特色农业发展方向,推动曾濒临绝迹的“贡米”黎米重焕生机,通过标准化种植、全链条加工、多元化开发,让这一传统品种成长为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而荷源乡作为黎米核心产区,其本土企业江西五圆科农实业有限公司,正是这场“贡米复兴”的关键实践者,走出了一条从品种保护到品牌增值的产业化路径。
在加工环节的品质攻坚,是黎米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创业初期,我们受资金限制启用老旧设备,导致黎米成品混杂碎粒与杂草籽、稻壳碎屑等杂质,既耗人工挑选又影响口碑。”生产经理余丰林回忆。为打破困境,企业咬牙花了500多万引进全自动加工生产线,从清理、砻谷到色选、包装,17道工序全程监控,最终将碎米率控制在15%以内,有机认证抽检合格率100%,彻底解决加工端品质难题,为产业化奠定品质基石。
建立标准化体系与全产业链架构,是黎米产业化持续推进的核心支撑。当前,五圆科农已形成以“企业+合作社+农户”为核心的规模化合作模式,通过统一提供种子、有机肥和技术指导,与17个合作社深度绑定,辐射3万亩稻谷田,粮食储存能力达1.2万吨,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家独户不成气候”的零散种植格局。
谈及黎米品牌化与产业化打造,企业负责人龚国太说得实在:“我们第一步抓‘标准’,从种植到加工都定死规矩,拿到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让‘黎米’有名有实;第二步搭‘架子’,用‘企业+农户’把分散的田连起来,再建加工厂补全产业链;最后拓‘路子’,线上线下一起推,让黎米能卖得远、卖得好。”
产品多元化开发与精准市场布局,则为黎米产业化注入持久活力。在品牌初步打响后,面对单一产品竞争力弱的问题,企业紧扣健康食品消费需求,投入研发推出黑米茶、黑米糖、黑米酒等深加工产品。2024年,企业黎米深加工产品销售额已突破8000万元,而在核心主产品领域,企业聚焦有机、富硒特色,采用“市场订单型销售”模式,将优质黎米主供长三角地区,同时在多地布局线下销售点,依托“黎川优选”区域公用品牌与“赣鄱正品”认证,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精准对接。
如今,黎川黎米的产品矩阵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在五圆科农的100多亩黎米产业园中,除核心的有机香米、富硒米外,已稳定产出红米、黑米等特色品类,深加工领域的黑米酒、黑米茶供给稳定,3万亩合作稻田与1.2万吨储粮能力,为市场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下的百余农户实现稳定增收。从一粒濒危的种子,到覆盖“种植——加工——销售——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黎川黎米的“贡米”招牌,在产业化发展中真正焕发了新时代的经济与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