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黎川要闻

黎川:雷竹笋破土正当“食”

发布日期: 2025-04-03 23:40 浏览次数:

眼下,黎川县德胜镇茅店村成片的雷竹遍布山野,经过一场雨的滋润,雷竹笋破土而出,迎来丰收,村民们分散在竹林各个角落寻竹笋,一个个壳薄肉肥、带着泥土气息的新鲜雷竹笋很快装满背篓。

据了解,位于闽赣交界武夷山脉的茅店村,竹林资源非常丰富,村里每户农户都有自家的竹林。每年开春,笋农会在山上与时间赛跑,采收春笋,一旦错过最佳时机,竹笋会快速长成幼竹。

德胜村村民郭子龙天不亮就上了山。环顾四周,一棵棵葱郁的雷竹分布在山腰上、山谷里,与周围的绿植浑然而成,又从中点缀出独特的魅力。竹林之下,厚厚的落叶挡不住新笋的身体,身姿挺拔的它们焕发着生机。

“出土15至20厘米的最合适。”“锄头放平,要挖根部。”郭子龙介绍道,只见他背起背篓、拿起锄头,一边前行一边迅速锁定笋子的位置,三下五除二就把雷竹笋挖出并放进背篓里。

山上竹林里笋农干得热火朝天,山下的收购基地里,农户们拉着一车车早上新鲜采摘的雷竹笋来到这里,检验、过秤、装筐……人声鼎沸。

随着春笋采收的季节到来,德胜镇茅店村胜源竹笋加工厂也正式营业。该工厂是由村公司牵头,旨在提升竹笋深加工产品价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问题。只见工厂里熙熙攘攘,有的削笋、有的分拣、有的切块、有的杀菌……一片忙碌热闹的景象。

“与这些雷竹笋一同冒尖的,还有我们茅店村的村集体经济。”茅店村党支部书记邹忠先告诉记者,雷竹又叫春竹,一般在种植三年后初见成效。近年来,德胜镇茅店村依托当地5.5万亩毛竹林,谋划竹笋产业转型发展,将竹笋深加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向,引进一家竹笋深加工企业,利用“兴村富民贷”资金入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约定投资回报率。

为了竹笋产业长远发展,加工厂还拿出部分利润用于毛竹林基地建设、技术培训与服务,以及引进优良品种等,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态势。目前,该工厂解决了当地近80名劳动力就业,其中包括脱贫户6人。据负责人介绍,工厂每天收购鲜笋3万斤左右,成品销往江浙一带,带动400余户农户增收。


来源: 黎川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