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专辑 > 双“一号工程”

黎川县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情况汇报

发布日期: 2022-07-29 17:03 浏览次数:

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年以来,黎川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走深走实。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数字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一)凝聚数字经济发展共识。制定了《黎川县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六大工程17项重点任务。成立黎川县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推进专班,高位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邀请专家学者为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作数字经济专题辅导,提高全县领导干部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与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签订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江西财大软件与物联网工程学院签订工业互联网运用技术合作协议,有效增强我县发展数字经济的智力支撑。

(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加快5G站点和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IPv6升级改造。上半年,我县新建成5G站点88个,完成IPv6升级改造5家。目前,全县5G站点达299个,千兆宽带用户达1.96万户,完成IPv6升级改造7家

(三)做好数字产业化文章。立足产业发展,梳理建立智慧家居、智慧农业2条数字产业化赛道,加快数字经济项目落地。江西三连制衣有限公司智能悬挂系统和分拣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江西省九州陶瓷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件日用陶瓷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项目、江西欣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对金刚石膜电极基片及组件项目3个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1.63%,其中三连制衣项目已提前竣工;东部城区智慧停车场建设项目新基建项提前3个月开工;抚州市康美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江西焱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个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亿元

(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业方面,瞄准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目标,以推动智能制造为主抓手,积极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10家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新增实现数字化采集、网络化联接、智能化管控的制造装备633台(套),新增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19个;康舒、嘉鑫、三连等6家企业申报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环球、帮企等2家企业申报两化融合贯标试点示范企业,京尚陶瓷与中国电信(江西)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信抚州分公司就5G+智慧工厂建设签订战略协议。截至目前,全县“上云”企业达192家。农业方面,按照全面对接省、市智慧农业“123+N”的建设发展路径,建成县农业指挥调度中心。截至目前,“赣农宝”电商平台入驻产品1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备案企业78家,预计年底可达100家;益农信息社达92家。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引导辖区内农业企业、合作社逐步应用物联网技术。聚龙湾渔业、五圆科农、船屋白茶、祥川生物、东鑫实业等企业已完成物联网基地建设,其中聚龙湾渔业、东鑫实业、船屋白茶等3家企业被列为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企业)称号。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引进淼永生物建设智能化食用香精生产项目、推动祥川生物建设食用菌生产智慧工厂(二期)。服务业方面,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和营销体系、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快递配送体系,推动物流配送体系与电商服务站点共同建设。强攻电商人才培训,上半年培训527人次,总培训人次达2205人次;开展第一届“2022黎川黄金消费季暨双品网购节”线上促销费活动,6.16赣品网上行陶瓷专场直播活动,助推我县工农业产品上行;举行电商服务中心企业入驻座谈会、拼多多黎川办公家具招商等活动,助力陶瓷、家具、油画等“大家居”产业打通线上渠道。上半年,全县网络零售额达6.5亿元。

(五)加快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持续拓展“赣服通”“赣政通”“赣邻通”功能,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赣服通”实现可办政务服务事项233个,上线服务专区1个,用户注册数突破7.6万人;“赣政通”平台注册人数4182人;“赣邻通”平台入驻小区22个、物业公司10家,入驻率达85%。建成黎滩河以北棚户区改造智能安防小区项目,县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5G+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护项目加快推进。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数字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因为产业结构原因,黎川数字经济基础弱、底子薄。上半年,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1.1亿元,规上数字经济企业方面,除14家限上贸易企业外,工业和服务业均未破零。

(二)数字项目招引较为滞后。开展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工程以来,尽管我县围绕智慧家居、电子信息等产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但由于相关产业起步较晚,上下游配套产业相对缺乏,企业落户意愿不够强烈。

(三)数字场景应用相对偏窄。“赣服通”赣邻通”等政务平台数字化公共服务普及不够,群众参与注册数量偏低;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尚未得到较好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力度不够,县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等一批数字化应用项目仍在建设中。

三、下一步打算

(一)围绕指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根据《2022年抚州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确定的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及6个加分项,逐一对照查找差距,制定目标计划,切实把数字经济各项重点任务压实压细。

(二)聚焦产业赛道,壮大核心产业。聚焦智慧家居、智慧农业融合赛道,建设数字经济与我县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集聚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九州陶瓷智能化升级改造、江西欣远金刚石膜电极基片、东部城区智慧停车场项目建设;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对照《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深挖工业和服务业,尽快入统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切实做到应统尽统。

(三)完善场景应用,提升治理能力。加快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智能化系统建设、5G+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护项目建设,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大“赣服通”“赣政通”“赣邻通”推广力度,切实让群众享受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围绕城市管理、教育卫生、产业发展梳理一批机会清单,积极争取外部智力支持,加快构建更加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场景。